• 22887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张家港充电位变停车位,还咋充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迷路高羊
 

发帖
1760
港币
1457
威望
5671
来自
锦丰
人生阶段
小两口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09-17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增多,市区不少地方都设置了电动汽车的充电站。然而,有市民发现,这些充电站变成了临时停车位,真正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经常没有地方可以充电。
苏州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却面临着充电前得先打电话求人挪车的尴尬处境——因为公共充电站的充电位被当成停车位,或燃油车,或已经充好电的新能源汽车长时间停在充电位上。
于是,一方要充电,另一方又不愿挪车,难免会产生矛盾,而随着苏州新能源汽车不断增多,这个矛盾也变得愈加凸显。


车主尴尬
充电前先求人挪车
  苏州网约车司机张先生,做生意之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给车辆充电,因为他开的是新能源汽车。前天中午,他去充电站充电,却又遭遇到了老问题。

  当时,张先生在吴中区永旺梦乐城附近发现车辆电量还剩30%左右,为了保险起见,便去旁边芙蕖街的充电站充电,结果吃了闭门羹。“8个充电位上都停着车,它们大部分不是来充电的,而是把这里当成了停车场。”这种情况张先生已遇到了很多次,他曾拨打过挪车电话,求对方来挪车,大多遭拒,他还报过警,“但充电站不是马路,警察来了不能处罚,又不能拖车。”

  有相同困惑的,还有新能源汽车车主罗先生。罗先生住在吴中区金碧街新城珺未来花苑,他的小区里没有充电桩,便常开车到不远处的金碧街充电站充电,同样面临着“充电前要先打电话挪车”的尴尬。“有的车主会在车窗上留个电话,可打电话请他们挪车,也不一定愿意来挪,每次都要打好多电话,等很长时间。”罗先生说。





充电站为难
无权执法只能劝离
 
昨天上午7点,苏报记者和罗先生一同来到吴中区金碧街充电站,只见充电站内停满了车,导致充电站的一处入口被完全堵住,通道一侧被占用,站内8个充电位也是“座无虚席”。只不过停在充电位上的车辆中,只有1辆在充电,其余有的是燃油车,有的是并不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罗先生当场连续打了多个电话,请占用充电位的车主将车挪走。等待10多分钟后,终于来了一位车主,将他停在充电位上的燃油汽车开走。
  罗先生给车辆充电后,手机信息平台显示,该处充电站有2辆车正在充电,剩余6个空闲位。可见,因空闲位实际上已被占用,车主们在信息平台上看到的信息并不完全准确。比如在同一时间,信息平台显示不远处的芙蕖街充电站有8个空闲位,可当苏报记者驱车前往,发现该处的4个充电位上停着车。

  对此,两处充电站的运营方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称,充电位被占用是个老问题,充电站的客服热线经常接到此类反映。但充电站没有专人值守,接到反映后,即便可以安排工作人员到场查看,但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能做的主要是打电话请不规范停放的车辆离开。

  “对充电位被占用的问题,我们试过一些办法,但目前来看,还是希望苏州也能参照其他城市,出台一些规定,约束充电站内的不规范停车行为。”运营方工作人员说。





“他山之石”
有的开罚,有的“拉黑”
  那位工作人员说的城市中,包括江苏盐城。去年7月20日起,盐城开始施行《关于加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停车泊位管理的通告》,在充电位前设置违停禁令标志,对违法占用充电位的车辆按照违反禁停标志进行处理(罚款100元,记3分),并清拖车辆。此外,今年8月18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关于规范停车场(库)充电设施设置的通知》,要求充电设施运营方加强对充电专用车位的日常管理,避免非充电车辆占用充电专用车位,对非充电车辆占用专用充电车位以及充电车辆充电完成后半小时内未驶离的,可收取差别化停车费用;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列入黑名单的车辆,将被全市公共充电桩统一暂停充电服务。

  目前,各充电站采取的避免充电位被占用的常用方法有:安装提示牌,提醒非充电车辆禁停;在充电位上设置“禁止燃油车停放”的警示锥桶;也有充电站试装了智能地锁。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试点的地锁有的遭到破坏,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尚未正式推广。

  结合经历过的各种现象,新能源车车主们也提出不少建议。比如在充电站点内安装语音提醒设施,当有车辆进入,就自动播放语音提示,劝阻试图进站停车的车辆;比如在充电站出入口安装智能道闸,自动识别车牌,如果是燃油车,则拒绝放行;比如对进入充电位的车辆进行识别,如果是非充电车辆,则及时上传信息,通过相关平台给车主发送通知。

  对车主们提的建议,充电站运营方工作人员称,其中不乏可取之处,会将这些建议作为接下来继续做好工作的参考。针对公共充电位被私自占用现象将继续关注。
来源:苏州日报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