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0阅读
  • 8回复

[港城日报]互联网上多奇观:90后秃头、中年人油腻、熊孩子遍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996
港币
891
威望
5997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说到底,人生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问题,也有各自的领悟和收获。不必被种种说辞绑住手脚,如果心态年轻,那么世界永远就是你的。


时下,“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成了公众号里的热门话题。在互联网上检索“第一批90后已经……”,你还可以找到这些*答*案:


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毁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第一批90后已经中年危机了……种种说法背后传达出的同一个意思是:第一批90后已经老了。


有90后朋友不免郁闷,第一批90后到底招谁惹谁了,怎么网上有那么多人在惦记着他们老了?


可事实上,在互联网上遭到舆论群嘲的,并不仅仅是“第一批90后”。


追踪一段时间以来的舆论,我们不难发现,老是被舆论吊打的,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个群体,除了“第一批90后”外,还有中年人、老人、孩子


单独来看,每个群体被群嘲各有原因——对此相关评述已经很多,不必赘述;鲜有人思考的是:为什么总是这些群体被嘲讽?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社会趋势?




舆论三大负面人群

比“第一批90后”更值得叫屈的,或许就是中年人了。


日前,明星作家冯唐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文中他给中年人提出了如下建议,比如不要成为一个胖子、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当众谈性、不要教育晚辈、不要脏兮兮,等等。


这引发了舆论关于油腻中年人的又一次大讨伐。


中年人油腻的印象是怎么来的?




之前五岳散人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言论,大意是一个有点阅历、有点经济基础的老男人,“真心没啥泡不上的普通漂亮妞儿,或者说睡上也行”。


再比如,某时尚杂志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了一篇文章,内文写道,如果没有女人,再荤的饭局也都是“素局”,文章里“饭局上的女人”被做出了各种比喻,比如“花瓶”,甚至是“菜”,她们是功成名就但内心荒芜的中年男人赏玩和品鉴的……


久而久之,舆论就形成了对中年人的刻板印象,不仅仅是脏兮兮、邋遢、不修边幅等外表方面,更主要的是这个群体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荒芜,他们不约而同地希望从年轻女性这里寻找精神的抚慰。


除了中年人外,舆论的另外两大负面人群,就是老人和孩子。


一提起中国大妈,我们自动关联的典型新闻就是碰瓷、海外疯狂扫货团、机场晒内衣、广场舞、大嗓门、闯红灯,贴在中国大妈身上的标签就是“人傻钱多、不守秩序、欠缺文明、贪小便宜”。




相较于中国大妈,中国大爷在网络中出现的频率稍低,可一旦出现也是负面新闻缠身。诸如老人公交车上跟姑娘抢座坐姑娘腿上、老人浴场专撞女子胸部、老人在地铁里掌掴年轻女子……


网络中的中国大爷永远一副色眯眯、欲求不满的猥琐模样。


而孩子,他们在舆论里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熊孩子”。


关于熊孩子,新闻已经报道过太多太多了,什么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大闹机场、尿停电梯、玩游戏败家;网友在相关新闻底下的留言也是群情激愤,大有狠狠揍一顿教训教训的架势。


应该看到,的确有的中年人很油腻,有的老人为老不尊,有的小孩缺乏管教;不过,舆论却有以偏概全之势,尤其是公众号的舆论生态给人这样一种感觉:90后都秃了,中年人都很油腻,老年人都该死,熊孩子都欠揍……


这几大群体成了可以被肆意调侃、吊打、抹黑、妖魔化的对象,成了舆论里的负面人群。


为何受伤的总是他们?




代际冲突

网上曾经有过一个00后怎么看待90后的访谈。00后的答*案如下:


“二十六岁吧,孤家寡人”


“叫中年人”


“九零后,大婶儿,呃,大叔”


“‘古代时期’出生的”……


如果我们在一些00后或者10后经常出没的贴吧上看看,就常常听到00后们称呼90后为叔叔阿姨,嘲讽他们的喜好,认为他们很土、已经落伍了。而此次“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的讨论中,也不乏00后或者10后的声音。


不得不说“第一批90后”这个造词的精妙,它并不是涵盖所有的90后,而特指“第一批”,也就是说1990年左右出生的人,一个95后才不认为自己是第一批90后呢。


联想到之前联合国官微发表声明,宣布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24岁之间的群体,“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也就是说,虽然同为90后,但第一批90后已经被95后们一脚踢到中年人行列了。难怪有人自嘲道,90后何苦为难90后!




为何第一批90后、中年人和老年人被95后、00后瞧不上了?这背后其实是代际之间的冲突。在中国,每十年一代,几乎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标签。而代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实由来已久。


很多人一看到“冲突”,就以为这是负面,其实不然,社会学家认为,代际冲突是社会前进的基本形式之一。


如果代际之间冲突极小,说明社会变化缓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便是最好的证明;代际冲突越激烈,也说明社会发展越快、变革越剧烈。


不过,以前多是老生代看不起新生代。


作为一名80后,笔者清晰记得20年前,整个舆论对于80后的挞伐和鄙视,什么80后自我、自私、没有历史感、狂妄、热衷于消费、缺乏责任感,等等。


如今80后基本都三十而立,风水轮流转,现在不少50后、60后眼中的90后、00后,仍旧是偏向负面的,比如情商低、性早熟、非主流、脑残、哈韩……


但有一个显著的差别是,虽然不少老生代依旧看不起新生代,但在舆论的声势上,新生代对老生代的“鄙夷”,彻底碾压了老生代对新生代“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以前是老一辈嘲讽80后,80后不敢吱声;但现在并不是80后、90后嘲讽00后、10后,而是00后、10后在说“80后已经是老年人了”“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老人在变坏”。


这种变化背后,是话语权的变化。




话语权在转移

20年前,互联网虽然已经出现,但以报纸、杂志、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舆论的主流阵地,话语权掌握在老一辈手中,他们的声音就是舆论的主流声音。


因此,当80后、90后登场时,掌握话语权的60后、70后惯性地以他们的价值和标准来评判80后、90后。


但20年后的今天,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深刻榫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舆论市场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舆论工具大有被微博、微信以及成千上万的自媒体取代的架势,谁是互联网上的主力人群,谁掌握了新兴的舆论工具,谁就能在舆论市场上占据话语的主动权。


根据2017年8月最近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29岁以下群体占整体网民的52.2%,其中10岁到29岁之间的网民就高达49.1%,但40岁以上的群体才占整体网民的24.7%,比例悬殊。




另一数据显示,微博用户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用户占用户总数的82%,40岁以上的用户仅占用户总数的6.3%;艾瑞咨询的一份二次元报告中,90后、95后、00后用户的比例高达93.4%,超过80%还是学生……


风水轮流转,95后、00后、10后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互联网中最具话语权和评价权的一群人。


当信息平台和舆论平台被年轻人所主宰,他们在选择新闻、解读新闻、评判新闻时,不可避免地将带入这一群体的视角,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框架、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的声音。


换句话说,他们的标准就是互联网的标准,他们喜好就是互联网的喜好。


此时的00后、10后都还在学校,他们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不用担心房子车子,也没有来自婚姻或育儿的烦恼,少年不识愁滋味;互联网就是他们的地盘,他们的地盘他们做主。


他们厌烦长辈的啰嗦,所以“父母皆祸害”、中年人都很油腻;


他们的生活洒脱自在,自然地,拖家带口、为了房子工作累死累活的80后、第一批90后,在他们眼中不免就是衰老、无趣,快秃了或者已经秃了;


而面对比他们小的弟弟迷妹,他们又会认为他们幼稚、烦人、无理取闹……


面对新生代舆论声势“步步紧逼”,老生代倒也不必过于“玻璃心”。


一方面,不少中老年人的确有不少毛病,跟不上时代需求,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另一方面,这是代际更替的规律,80后被骂之后,就是90后;90后秃了之后,很快就轮到00后;这个世界永远只属于更年轻的一代人,很快就会有20后了,00后、10后也终将成为老生代。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舆论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论争,有限的舆论资源就不会总被油腻等话题牵着走。


虽然中年人在互联网上被群嘲,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是掌握最多资源的一群人。


说到底,人生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问题,也有各自的领悟和收获。不必被种种说辞绑住手脚,如果心态年轻,那么世界永远就是你的。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24条评分威望+24
张家港救世主 威望 +1 - 2017-11-13
紫日 威望 +1 - 2017-11-13
婷婷玉立 威望 +1 - 2017-11-12
大米雪 威望 +1 - 2017-11-12
大伟哥 威望 +1 - 2017-11-12
灵芝 威望 +1 - 2017-11-12
庄子 威望 +1 - 2017-11-12
强子 威望 +1 - 2017-11-12
芬兰 威望 +1 - 2017-11-12
丫丫果 威望 +1 - 2017-11-12

发帖
4790
港币
1795
威望
12896
来自
张家港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其他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12
作者说了这么多,一句话概括之:天道好轮回,不信饶过谁
离线吐槽君

发帖
3124
港币
1748
威望
8911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1-12
可不可以断章取义的理解为,80后,90后是被两头嘲讽的群体

发帖
2001
港币
725
威望
5352
来自
张家港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事业单位员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11-12
配图亮了

发帖
1966
港币
794
威望
5679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11-12
10后应该还不会玩贴吧

发帖
2619
港币
1081
威望
7276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11-12
苍天饶过谁

发帖
1816
港币
2050
威望
9595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7-11-12
窜改一下清人赵翼的诗句“江山代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谁也别嘲谁。

发帖
2671
港币
1288
威望
8609
来自
张家港
人生阶段
恋爱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11-12
00后名创优品,90后无印良品,80后各大品牌,70后国际一线,60后(钱多到不知道买什么好)……
离线八颗蛋
发帖
1784
港币
255
威望
2550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7-11-13
一代不如一代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