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7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当心,VIP会员照样被坑!视频网站套路:吃相难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卡尼吉亚
 

发帖
1501
港币
1342
威望
4636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网剧《庆余年》正在热映

但是更新频率仿佛挤牙膏
网友喊:“加更!”
于是视频网站出台:付费超前点播
可还行?




对此,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认为此举为视频网站利用观众的心理随意“收费加价”,并不能算是合理的市场行为。


近日,人民日报怒批视频网站存在会员专享广告、付费超前点播、自动续费等套路。
01
取消入口藏太深
免费试用即订阅


其中,自动续费存在两大套路:一是默认勾选续费,却将取消入口“藏”太深;二是选择免费试用即意味着接受订阅,并自动续费。


▲前不久,刘某为了取消某视频APP的会员自动续费,上网查攻略求助网友。“当初没留意,发现自己‘被续费’了。后来把整个APP翻了个遍,竟然找不到取消主动续费的入口。后来在网友的指点下,才找到取消的方法。


▲小卫则是入了免费试用的“坑”。小卫此前在APP热门搜索中发现了一款付费使用软件,该APP首页醒目位置写着“3天免费试用”,刚点完免费试用,APP就发出弹窗:“您目前已订阅此项目”,并显示为期1年的订阅将以193元的价格续期。




专家表示:“免费试用不等于自动续费,特别是在没有以合理方式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


杭州律协互联网信息专委会主任吴旭华表示,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家应当在试用期满正式开始收费之前,同样以明示的方式提醒和告知消费者。02
开通“一时爽”
取消却分多步走


按照许多APP的规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注意到默认勾选,不小心选择了连续包月,“可随时取消”。那么,取消该如何操作?



取消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在手机设置中找到iTunes Store与App Store-Apple ID,查看Apple ID中的订阅,取消订阅;
二是在第三方支付渠道如微信或支付宝的支付设置中,解约该APP的自动扣款或免密支付。


取消自动续费=取消部分权益
有网友就称购买了某视频网站会员后,一旦取消和会员账户相绑定的银行账号,就会立马降级为普通会员,且一分钱都追不回来。


平台处理投诉:已通知
在“聚投诉”“黑猫”等投诉平台,针对消费者的类似投诉,商家对此的回应均是:平台方在消费者购买前已提示“自动扣费”或“试用即订阅”,用户点击即代表“同意”。消费者则吐槽,所谓的“提示”从位置、颜色、字号来看,往往并不醒目。



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03
竞争加剧
商家打了“擦边球”


对于消费者在使用APP过程中被自动续费和难以取消服务等问题,吴旭华表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APP经营者已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的规定,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近期,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发布了《2019付费市场半年报告》。报告显示,包括在线视频、娱乐直播、网络K歌等在内的泛娱乐行业付费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级。截至2019年6月,在线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其中付费用户占比18.8%。



庞大的在线用户人数背景下,是互联网市场竞争的暗流涌动。杭州律协互联网信息专委会主任吴旭华认为,这也是不少APP平台打“擦边球”来绑架消费者的原因。一方面,一些APP平台怀着侥幸心理,希望能够快速从用户这里收取费用;另一方面,不少消费者在被坑之后没有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正常维权。



“或许在一段时间内平台赚钱快,但是如果是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式来进行,迟早会被消费者发现并抛弃,最终也是得不偿失。”吴旭华说。

04人民日报评论:吃相难看







14日晚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了题为《视频网站套路层出不穷,吃相太难看》的文章,全文如下:

视频网站不安分的手再一次伸向用户口袋。

据报道,针对当前的热剧《庆余年》,有视频网站推出VIP超前点播服务,在VIP抢先看6集的基础上,会员再交50元可在更新时多看6集。这番操作顿时惹恼了不少用户。

影视剧制作需要资金投入,视频网站通过会员购买、广告售卖等方式获利本无可厚非。但对于很多VIP用户而言,购买会员就是为了能够提前看到更多内容,双方构成了消费契约,消费者的权益理应得到维护。而VIP之外设置VVIP,额外掏钱才能享受超前点播,视频网站是在制造焦虑诱发用户消费。在此前购买VIP的协议中是否有这个约定?如果没有标明,这种额外收费的行为,实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VIP“专属广告”的质疑已沸沸扬扬,一些视频网站为何还敢于藐视用户权益?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套路?面对舆论质疑面不改色?究其因,在此类消费的权益保护是否存在漏洞,值得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关注。

面对“不守规矩”的视频网站,除了靠用户用脚投票,是否应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多年来,视频网站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阶段,付费模式也渐渐被用户所接受。但一些网站便因此抱着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心态来运作,长此以往毁掉的恐怕不只是网站前途,还会殃及付费模式。

对待用户缺少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视频网站不能惯。完善权益保护,让侵权者付出代价才是治本之策。



部分素材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络传播杂志等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