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2阅读
  • 0回复

[城中]「谢明语」中国式管教背后的中国式抑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321
港币
236
威望
717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难道社会上还缺少考上名牌大学之后选择在高楼上纵身一跳的惨痛教训吗?难道还缺少乖乖孩子得抑郁症的案例吗?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家庭采用对子女危害性极强的教育方式来管教孩子? R^hlfKnt  
rf ?\s/#OY  
yhuzjn  
让我们先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为7.4%,另外:中国青少年自杀率排名全球第一。虽然抑郁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最不能忽视的是家庭在其中的影响。 NFs Cq_f  
tg R4C#a   
L?Fb}  
以我个人肤浅的理解,抑郁是一种被压抑的情绪,这种情绪尤其以愤怒为底色。之所以这种愤怒被压抑,和家庭不当的教育息息相关。比如打击式、羞辱式的教育模式。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随着科学育儿的理念的发展有所减少,而这种方式带来的危害却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E}-j;(  
H;1_"  
++gWyzD  
比如,一些家长轻则经常对孩子说“都说了多少次了,怎么就是教不会”,重则给孩子贴上又蠢又笨的标签,更严重的是那些脾气暴躁的家长动则辱骂,把孩子贬得一无是处,他们一开口就是重重的指责和评判,废物,没用的东西,猪脑子等等充斥着他们的言语体系中。 `X8wnD  
Rj'Tu0l  
6E)emFkQ  
在这类家庭,很难听到肯定和鼓励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灵就像缺少了水份的植物一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激情,就更别谈抗压能力了。 ehpU`vQz  
Bn4wr  
GJ9'i-\*\  
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便有些孩子都已经成年,父母仍然如此对待。这样的家庭,别说爱了,连起码的尊重,子女都感受不到。可无知的父母却仍然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 ?@>PKUv{  
dvW2X  
j;7:aM"BQW  
十多年如一日地在不断被否定的声音中长大,你说这样的孩子的自尊体系还有几块是完整的?当然,我们并非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甚至也不是说完全不能跟孩子大声说话,而是请不要带上评判的尾巴。 VUneCt%  
+u[^@>_I0  
j5Cf\*B4J  
你要分得清哪些是真的为了孩子,哪些是仅仅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很遗憾,据我观察,以及我自己的反省,发现大部分是后者。长期浸泡在这种暴力言语中的孩子,会不断强化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的负面信念,甚至一辈子都不敢去做新的尝试,因为最爱我的人一直告诉我,我是个没用的人,又蠢又笨。 ]jB`"to*}  
hy]8t1894  
]B2%\}c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偏激的方式,甚至用违法犯罪的方式去向父母证明自己。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悲剧。  X_\$hF  
2FE13{+f  
'PS_|zI  
当其他很多动物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会走路和觅食的时候,人类却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这个特点使人类天生就缺乏安全感,生来就带着原始自卑,因为他要完全依赖着家庭才能生存,可当他发现他所依赖的东西并不安全时,会发生什么? Jyz*W!kI  
3Fgl zJ  
(zmL MG(R  
孩子需要感到安全,才能充分建立属于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如此他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未来,抗压能力也会更强。在孩子遭遇挫败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家庭的力量的时候。 kMz*10$gn  
@'~7O4WH  
=$w QA  
你在这个时候给他的是什么回应,不但影响亲子关系,还影响孩子未来遭遇挫败时的反应。是对内攻击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从而抑郁,还是对外攻击处处惹事,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 BzXTHFMSy  
Q?g#?z&Pu\  
+I <^w)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