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453阅读
  • 0回复

[港城日报]提醒!汛期谨防血吸虫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炒作
 

发帖
1076
港币
832
威望
3212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3-07-06
随着雨季的到来,
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随之增加。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在中国,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云南、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和福建等12个省(市)。

张家港市为血吸虫病非流行区,历史也从未发现过钉螺,因而不存在本地感染血吸虫现象,但因血吸虫流行区传染源和感染性钉螺仍然存在,市民在外出工作、学习旅游时,应注意谨防血吸虫病。

市疾控中心提醒
市民因工作、学习、旅游需外出时,应先了解当地是否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不要接触疫水,当出现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乏力、肝区不适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外来居民、学生等返乡期间不要在设有血防警示牌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因捕鱼、运输等需长期在长江沿线生产、生活的渔(船)民等水上作业人员,应避免在血吸虫病疫区危险水域开展生产生活活动,主动接受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血管(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中。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感染后潜伏期大多为30天至60天,平均约41.5天。对血吸虫无免疫力的人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会出现急性血吸虫病症状,以发热、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脏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哪些行为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疫区接触疫水的行为均易造成急性血吸虫感染。生产性接触疫水,如在疫水中捕鱼、捉虾、水上运输、修造船舶、水产养殖、采砂、放牧和抗洪抢险等;生活性接触疫水,如在疫水中洗衣洗菜等;娱乐性接触疫水,如在疫水中游泳、戏水、垂钓及其它亲水活动等。



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
预防血吸虫感染最好的办法是不接触疫水,即在血吸虫疫区不下水游泳戏水、洗手洗脚(洗澡)等,特别见有警示标牌处绝对不能下水。如因生产生活需要不可避免接触疫水时,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用品(防蚴灵、防蚴霜等);穿长筒胶靴、尼龙防护裤,戴乳胶手套等。


疑似感染血吸虫病怎么办?
接触疫水后如出现发热、皮疹、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也可咨询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其中特别要主动告知医生接触疫水情况。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