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4阅读
  • 6回复

[港城杂谈]重磅!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生的入学、升学有重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略略略
 
发帖
216
港币
319
威望
1597
来自
锦丰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02-26

孩子上学问题,

一直都是家长比较关心的,

从幼儿园入学开始,

到大学毕业结束......


最近教育部发出新规,

就是关于孩子上学的,

家长们快看过来!

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对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有很多新规和变化!相信各位家长一定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首先吸引壹哥这是这条↓↓↓


一、小学入学时间可能会变!


通知里面明确提到,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


也就是说,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学入学铁定的截止日期了?按照规定解读下来,是有可能实现的!


入学时间改变会有什么影响呢?

以往,有一个让所有妈妈都犯愁的问题:

教育部门规定,8月31日前满6周岁的儿童可以上小学,出生日期晚一天都不行!

因此,妈妈们最怕生到处女座(出生于8月23日到9月22日)宝宝,甚至有的赶在9月1号前剖腹产,就怕宝宝晚上学一年。

如果小学入学时间能延后,或者说更人性化——到了年龄就可以上,那对家长来说也许是一大福音咯~


各方声音如何呢?
家长看法不一

一石激起千层浪,

尽管各省目前没有明确说法和新政策,

但家长们对此已是极高的关注度。

家长说:

@蔡女士:无论将截止时间定在9月1日前或者是12月31日前,“都会有家长纠结,不满”。


@林女士  :支持放宽截止年龄,“12月31日,比较合乎情理,让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学。


@吴女士:不管定哪个时间,都有人不满,还是不变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刘女士  :尽管教育部给出了大方向,让各省有了选择的自由度,也让就读一年级的截止时间有了松动的可能,但估计短期内难以给出明确的说法,“维持现状可能性大”。



老师看法:不支持调整

老师说:

@肖老师:831这个时间点,挺好,建议不要调整了。同一个班里,相差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力方面,有一定差距。


@某小学一年级级组老师:不支持变动,更不支持调整到12月31日。老师们认为,将入读时间再往前推,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都未准备好。


壹哥觉得,不管定在哪一天,让所有人都满意确实很难,但是或许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当然小学入学时间只是此次通知的一方面,还有哪些点值得我们关注呢?


二、要求就近入学


《通知》原文:2017年,要求19个重点大城市的各区(县)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95%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解读:小学是就近入学还是择校,很多家长都很难做出选择,从新规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部还是很支持就近入学的!

就近入学有哪些好处

其实就近入学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壹哥都能想得到几点——

▶可以避免了外出就读不适合孩子的而频繁转学时的麻烦。转学是件麻烦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可以有助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方便家长能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发展的状态。家长也能更好的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孩子离家近有利于更好的实施家庭教育。孩子在高中阶段以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除了学校,家长在孩子的小学时段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这样看来就近入学的好处还是挺多的嘛!当然择校也有择校的好处,所以家长们,你们是支持就近入学还是择校呢?

三、降低特长生比例


《通知》原文: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解读:这也就是说,特长生的招生比例将会被降低,以后要靠着特长进入好学校的学生,更能要更难了~

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近年来,特长生招生一直热度不减,有家长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就带着他们去赶各种各样的班:钢琴、电子琴、体操、武术等,希望孩子能在招考中占一些好处。


但是这往往对孩子来说,可能不太好,孩子本身就是爱玩的,本身有学业压力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培训班,着实是太累了!


但是有的家长会说了,降低了招生比例,可能会使部分家长更加给孩子增加压力,可能会有反效果呢?

所以家长以后,以后再送孩子到各种特长班、兴趣班时,应该少些功利心,多回归孩子成长规律,想想这是不是孩子的特长,对不对孩子的兴趣!


四、子女异地就学方面


《通知》原文:加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做好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乡镇寄宿制学校要优先安排留守儿童住宿。

解读:这一方面也很好懂,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口子女上学的,按照规定是尽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依据入学的政策。


解决了异地上学问题有哪些好处呢?

▶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能有效的解决社会部分矛盾,可以减少隔代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带着孩子进城打工,少些留守儿童,多些陪伴,也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乐!


▶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安心投入到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所以说解决好异地子女上学的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五、证书不再影响入学


《通知》原文: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

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解读:也就是说,学校不得再以证书或者得过奖励的证明,当做招生的指标了!


现在有的好学校,为了保证生源质量,组织了很多招生考试,或者针对一些曾经拿过奖状的学生,选择优先录取,学生们为了尽量“达标”不得不参加各类培训、应付各种考试,甚至出现了“占坑班”等不合理现象。


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一种现象,所谓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招生方案,让壹哥这种从没获得过奖状的怎么活?


另外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还能让不少学生放松了压力,这也是一种减负,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减负!

六、不能以家教代替义务教育


《通知》原文: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除加强对传统控辍保学重点群体监控外,要高度关注接受“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学生。


解读:也就是说,所有到达上学年龄的孩子,必须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说是在家里学习来代替义务教育!

好处在哪里?

父母是孩子在家上学的教育者,父母自身的素养和眼界往往也决定着能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这也是“在家上学”的最大风险所在。


有的家长虽然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可能囿于自身能力,在家上学反而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学校的义务教育要远比与在家上学更专业,更规范,能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还有一点就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学习,对孩子成长本身也是一种坏处,哪个人没有几个发小?在学校里孩子能认识到更多的人,难道不更好吗?


本帖提到的人: @刘女士 @林女士
14条评分威望+14
玉子 威望 +1 - 2017-02-28
小罗莉 威望 +1 - 2017-02-28
着迷 威望 +1 - 2017-02-27
大世界小人物 威望 +1 - 2017-02-27
小温柔 威望 +1 - 2017-02-26
xxt29 威望 +1 - 2017-02-26
sherryhai 威望 +1 - 2017-02-26
风神娱乐 威望 +1 - 2017-02-26
sherrymao 威望 +1 - 2017-02-26
xyer28 威望 +1 - 2017-02-26
12
离线雨鱼雨鱼
发帖
154
港币
104
威望
564
来自
杨舍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2-26
离线svpu30
发帖
92
港币
158
威望
369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2-26
不错不错
离线buer001

发帖
2838
港币
2379
威望
8685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2-26
离线迷路高羊

发帖
1760
港币
1457
威望
5671
来自
锦丰
人生阶段
小两口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2-26
希望越来越方便

发帖
1980
港币
1437
威望
6293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02-26
来来来,家长转起
离线诺徳渊
发帖
2
港币
10
威望
12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7-03-02
就近入学不就是划学区么?引来的结果就是各学龄段的孩子家长将要有选择性的买房了,新一轮房价蹭蹭蹭的就上去了~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直是个大问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