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Jo去广州玩,
(u85$_C 毫不意外的,我们的箱子里装着他那块破毯子,
_v4TyJ 广州下雨,它闻起来又潮又臭。
5:9Ay ? 这块毯子随我们旅行从
北京带到
香港、云南、日本、
泰国、
上海……
==(9P`\ 有一次箱子太满没有带,
k6rX/ocu 飞机上Jo就一直追问我毯子在哪,
xtf]U:c 结果连着几天他都折腾到夜里12点。
nS[0g^} 这次带毯子到广州,他跟家里的作息一样,
b,5H|$nLu 好像那毯子是一座通向家的桥梁,
*2crhI*@> 让陌生环境也有了家的味道。
?6Cbx6
vIG8m@-!&; 小宝宝拿到自己的安抚毯,马上就安静下来睡着了
-_'M
*- 有一段时间临睡前,Jo会把鼻子埋在毯子里,
'GQ1;9A57 深深闻上一口,一头倒在床上,
hZI9*=`," 嘴里念着“一点也不臭”,
]+)z}lr8 C 然后就像喝醉了一样安心睡去。
a{Y:hrd:Z 可他拒绝清洗,拒绝别人挪动,
|s|>46E 在这块毯子上,他表现出强烈的主权意识,
PYr#vOH 我们只能趁他去幼儿园,用没香味的洗液洗完烘干,
h*)spwF- 等他回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O1CxsKt6 kac@yQD 我记得几年前在天涯上看见过一个帖子,
&5/`6-K 一位妈妈发帖求助,寻找一种80年代生产的床单,
!;lA+O-t 她说她的
孩子从小搂着一张床单睡觉,
DU$]e1 已经很破了,她想换一个新的,
$/,qw
但同样的老古董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她来天涯求助。
&J^@TgqL^ 床单没找到,竟引起好多人唏嘘,
K @"m0 不少成年人感叹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
{@g3AG% x(3E#7>1 许多成年女生对毛绒玩具没抵抗力,其实也是在寻找安抚物。
mB;W9[ 有个上大学的女生说,
x*5'
6 妹妹(它玩偶熊的名字)是初中来到她身边的,
#0`2wuo
{ 考试时要和它击掌,写作业时要它陪着,
^te9f%>$l 晚上她给它盖被子,冬天给它做衣服。
CU6rw+Vax 她甚至还给玩具熊织过一条围巾,做了两双儿童鞋。
: Ey t)g1ICt 如果没有孩子,
qfE/,L(B 我曾经觉得这样的大人中毒已深。
%^^2 比如我大学闺蜜室友,
ZA>hN3fE' 从家里背了一床的毛绒玩具,
"m})~va 一个近1米7的彪悍学霸搂着小熊睡觉,
^mFuZ~g;? 总有莫名喜感。
TJ7on.; 可现在我知道,
dW;{,Q 无论大人、孩子,
)vOZp& 都需要借助一种寄托物来自我安慰,
`Q1T-H_ 紧紧拥抱,会让压力和焦虑得以释放。
.{HU1/! 阿汤哥家的小苏瑞从小和父母奔波在酒店,手里总离不了安抚兔。 ih2H~c>O
~CldqXeI 自我安慰的形式很多。
n?@3R#4D3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4~6个月大时就萌发了自我安慰的能力,有些宝宝在疲劳或焦虑时就会通过各种形式,缓解焦虑和痛苦的情绪,获得快乐和安全感。
~b5aT;ObR 他们会吃手
B:ddlxT$
fMwJwMT8 吐舌头
J5k\R+\H
`y0ZFh1>X 抓耳朵、拍头、扯自己头发、摇头晃脑
h3aHCr E
Q`g0g)3w 还有使劲拍巴掌、使劲敲击等等很奇葩的专属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