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考上大学也很难改变命运,不像以前,参加高考,就是考上专科也改变命运。
这话,也对也不对。1977年,中国高考人数570万人(恢复高考第一年,报考者众多),录取27万人,录取率只有5%。能考上的可谓凤毛麟角。但到了2015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42万,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接近76%,部分地方高考录取率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还希望考上大学就获得“特殊身份”,已经不现实了。
但社会对高考的“改变命运观”,却没有很大改变。在高考进入40周年之际,社会上对待高考的看法,从以前考大学独木桥,逐渐变为考名校独木桥——不是要上一所大学,是必须进重点大学、名校。
当高考变为名校争夺战后,再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都难以缓解高考焦虑。分析985高校、211高校、重点大学的录取情况,目前每年的录取率大致为2%(每年985高校录取计划为19万人左右)、5%、8%,也就是说,211院校的录取率与1977年的考大学总录取率相当。
换句话说,用改变命运来观察当下的高考,很多人(学校办学者、老师、学生、家长)会认为考上重点大学,才是考上大学;考上985/211院校,才可能改变命运。这样的高考竞争显然是激烈的,尤其相比40年前、30年前,各种应试装备(补课、培训)都更“先进”,竞争也就白热化。
于是,虽然25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都纳入计划招生,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可有的却被学生、家长视为“烂大学”,不是因为学校办得不好,而是被认为层次低。
为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每年高考都有大量复读生。据统计,恢复高考30周年之际,2007年的高考复读生达300万,占当年高考报名人数(1010万)的30%,一些公办学校招高复班,甚至影响到了正常办学,也被认为制造高考不公。教育部由此发出禁令,禁止公办高中招高复生。
但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良好的解决,舆论普遍认为,现在的高考录取制度下,包括志愿填报方式的影响,容易出现高分落榜,学生和学校没有充分的双向选择,学生经常被录取进自己不感兴趣的学校与专业,等等。
为此,从2008年起,教育部在全国各地推行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这降低了传统志愿录取方式的高分落榜风险,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也一定程度减少了高复需求。但是,想进更高层次、更好大学的高考梦想,还是让很多已经上线学生选择复读。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每年招收的复读生就接近万人,这些复读生,有的是上了三本线,想读二本,有的是进了二本,想读一本。
追逐名校,从好的一方面看,可以给人动力,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却在制造应试的漩涡。一些在求学阶段感到进入重点大学无望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初中就萌生辍学念头,在一些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回潮。中考没有考入普通高中,进入中职的学生,容易有受挫感。
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在一些地区,中职还被视为差生才接受的教育。在高考改变命运的心态中,社会要形成“淡化学历,崇尚技能”的氛围,十分困难。这会直接导致教育的质量和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更严重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存在十分功利的教育观,即升学有用,读书无用。
四十应不惑,但如果高考一直背负着社会赋予其“改变命运”的沉重使命,就会依然存在诸多困惑。或许,只有整个社会意识到,高考不能再改变命运,也不该承担改变命运的功能时,只有消除对不同类型教育的歧视,消除社会对人才评价的学历歧视时,高考升学、进哪一类学校,才能变为学生自主的选择,而不是唯一的“成才出口”,这样的高考才会“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