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市民指出,展板上宣扬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等典故和当代价值观格格不入,令人无法接受。
南京市鼓楼区龙蟠里社区的"二十四孝"宣传墙两天前刚刚完成布置,讲述了24位古人奉行孝道的故事。
不过有市民表示,"二十四孝"中不少故事在如今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还有个别故事十分病态,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
例如"埋儿奉母"中的主人公郭巨为了节省粮食奉养母亲,竟然决定将自己的幼子活活埋掉!
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是这样看的:
“我感觉到不太能理解”
“这种埋儿奉母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就是看了以后觉得有点残忍”
不过,也有个别市民表示,故事内容虽然不好,但并不妨碍它宣传孝道的正面意义。
“不是光看到他‘埋儿’的一面,而应该看到他正面的侍奉母亲的精神。”有市民说。
对此,江苏省社科院的专家表示,"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愚孝思想,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当代社会宣扬这样的价值观,非常不合适。
江苏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胡发贵称,“二十四孝显然与我们现在社会所倡导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格格不入的。它也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亲子之间,子女对父母之间,一种更好的,更合适的,更有效的反哺上一代的方式。”
那么,这个宣传墙究竟是哪里来的呢?据了解,"二十四孝"宣传墙由龙蟠里社区布置。社区书记孙小玲称,宣传墙是承包给广告公司做的,内容也是由广告公司选取的,上墙之前她没有看过。
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在宣传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当慎重把关。
“选取这种典故,应该要选超越某个时代,某个族群的特定的内涵和内容的东西,最重要一点,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应该咨询一下有关专家。”胡发贵说。
其实早在2014年,在安徽六安街头就出现过相同的广告宣传牌,遭到市民反对而被撤下。针对市民提出的意见,龙蟠里社区表示明天将对相关宣传展板进行撤换。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孝道是一件好事,但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加区别地进行宣扬,只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