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8月21日,正式出伏的第一天,“三伏”过去了! cSNeWJKA6
这34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y~wr4Q=

mdo$d-d&
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 tkkh<5{C
N R4\TU
da_0{;wR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wA)nryXV
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WR<tkK

M4CC&?6\
@K}h4Yok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与其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香蕉、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也可以对抗身体中的钠离子,起到降压的作用!不妨把这个菜单转给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的健康一些! o^MoU2c
N9y+Psh
早晚温差大会造成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介绍,当你血压升高的时候,你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的范围,你的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ULgp]IS
这个时候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今天给大家介绍3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

wZW\r!Us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
]0MuXiR
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dE[X`
}=
专家介绍,晚上11点到凌晨2、3点,是人体的最佳睡眠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睡眠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qZ
+K4H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nGQVb
虽然我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8a3sL)
>"|t*kS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Q#.E-\=^

-YmIRocx
此外,从出伏到秋分的这34天,还有两个重大的节日和两个重要的节气,一起来了解!
):}A Quy]
{,Rlq
g5u4|+70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NV@$\<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B@VAXmCaoV
'5~l{3Lw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传统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 H*+7{;$
};EB[n
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少女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
r y@p
K{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