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互联网虽然已经出现,但以报纸、杂志、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舆论的主流阵地,话语权掌握在老一辈手中,他们的声音就是舆论的主流声音。
因此,当80后、90后登场时,掌握话语权的60后、70后惯性地以他们的价值和标准来评判80后、90后。
但20年后的今天,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深刻榫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舆论市场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舆论工具大有被微博、微信以及成千上万的自媒体取代的架势,谁是互联网上的主力人群,谁掌握了新兴的舆论工具,谁就能在舆论市场上占据话语的主动权。
根据2017年8月最近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29岁以下群体占整体网民的52.2%,其中10岁到29岁之间的网民就高达49.1%,但40岁以上的群体才占整体网民的24.7%,比例悬殊。
另一数据显示,微博用户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用户占用户总数的82%,40岁以上的用户仅占用户总数的6.3%;艾瑞咨询的一份二次元报告中,90后、95后、00后用户的比例高达93.4%,超过80%还是学生……
风水轮流转,95后、00后、10后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互联网中最具话语权和评价权的一群人。
当信息平台和舆论平台被年轻人所主宰,他们在选择新闻、解读新闻、评判新闻时,不可避免地将带入这一群体的视角,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认知框架、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的声音。
换句话说,他们的标准就是互联网的标准,他们喜好就是互联网的喜好。
此时的00后、10后都还在学校,他们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不用担心房子车子,也没有来自婚姻或育儿的烦恼,少年不识愁滋味;互联网就是他们的地盘,他们的地盘他们做主。
他们厌烦长辈的啰嗦,所以“父母皆祸害”、中年人都很油腻;
他们的生活洒脱自在,自然地,拖家带口、为了房子工作累死累活的80后、第一批90后,在他们眼中不免就是衰老、无趣,快秃了或者已经秃了;
而面对比他们小的弟弟迷妹,他们又会认为他们幼稚、烦人、无理取闹……
面对新生代舆论声势“步步紧逼”,老生代倒也不必过于“玻璃心”。
一方面,不少中老年人的确有不少毛病,跟不上时代需求,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另一方面,这是代际更替的规律,80后被骂之后,就是90后;90后秃了之后,很快就轮到00后;这个世界永远只属于更年轻的一代人,很快就会有20后了,00后、10后也终将成为老生代。
理解了这一点之后,舆论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论争,有限的舆论资源就不会总被油腻等话题牵着走。
虽然中年人在互联网上被群嘲,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是掌握最多资源的一群人。
说到底,人生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问题,也有各自的领悟和收获。不必被种种说辞绑住手脚,如果心态年轻,那么世界永远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