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给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这造成独生子女们应对人际交往中不可知状态的能力减弱,使这一代人的沟通能力与抗压能力都有不足,等等。但同时它也让一个家庭的教育资源更加集中,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关注更多,享受到的教育条件也会更好……
首先我并不认为独生子女是造成沟通问题的直接原因,因为即便是独生子女,他们也会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当中,也需要和邻居、同学打交道,因此有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去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独生子女政策对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影响,远不如错误的家庭教养来的大。
抗压能力确实会有,原因很简单——独生自己自己承担压力,多子女家庭一群人承担压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却并非被全家溺爱这样简单。例如体罚问题,很多养育者感觉,自己小时候就是被爹妈打着长大的,长得也挺好,而自己孩子被打了就整个人崩溃了,孩子抗压能力太差。这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挨打的不会永远是一个孩子,孩子挨打后会感觉这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昨天我哥也挨打了。而且在挨打之后,往往会有兄弟姐妹过来安慰,获得社会支持后更有效缓解挨打后的心理不适。但独生子缺少这两个必要条件:1.对于挨打的共有感;2.兄弟姐妹的社会支持,因此抗压能力会打折。
自私问题也非常值得考虑。通常人们理解中的独生子女,是两个父母4个老人共通溺爱长大的,全家的资源围绕一个人转,有朝一日当独生子女进入社会后,发现不再具有这种资源倾斜,于是心里不平衡。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个思维来看待这个故事: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平均分配家庭资源(零用钱、零食、关注),如果哪个孩子不去争取父母的关注,他将获得更少的资源,于是在多子女家庭中,争夺关注会成为主题,于是养成了『不抢就没有』的思维模式。那么问题来了:你更相信哪一种观点?
或许你会说,在多子女家庭中,经常出现那种『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及大哥大姐主动照料弟妹,把自己的零食给弟妹。这种值得绝大多数人称赞的行为模式,实际上是通过『物质』来交换『关注』。试想一个把零食让给弟妹的大孩子,将会获得父母亲属什么样的评价?同时弟妹将获得什么评价呢?从正强化的角度讲,称赞带来的愉悦感远大于物质带来的愉悦感,因此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作用下,会产生谦让获取口碑的现象。
独生子女最大的影响,在于421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压力。物质上的压力好说,毕竟如果孩子努力学习成为高富帅,还是有机会养活长辈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独生子女将独自承担6个老人离开世界后的希望。你体验过高处不胜寒不?就是那种被人期望推的高高地,然后自己都不允许自己犯错的感觉,如果犯了错(比如考砸了)第一反应不是理智的分析,而是先感到愧疚。在这种高压力下,人更容易变得偏执和强迫,强迫的背后的焦虑,焦虑的背后是抑郁。反过来说:抑郁来自于他在象征意义上要送走6个老人,焦虑来自于要独自承担一切希望,强迫和偏执来自于自己如果犯错,没有机会补救。
举个例子,独生子女爹妈想要男孩,姥姥内边想要女孩,爷爷这边想要男的。你咋整?再举个例子,你考上大学准备去大城市发展,老家40多快50岁的父母正好退休,70多的老人思念第三代,你咋整?这种现象在多子女家庭中,往往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两种角色,一种人在工作领域较有建树,经常在外打拼,回家较少,能挣钱,社会关系广;另一种工作稳健收入一般,但家族里面的事情都要跟他商量,家里有大事儿都需要他主事儿(红白喜事、买房乔迁、家庭投资、分家等……),这个人社会关系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这个圈子往往能够和自己家庭产生直接利益关系。
通常来讲,较小的孩子在外打拼的多,较大的孩子留在家里的多(包括继承家族企业)。原因可以和上面分零食的例子做类比:大孩子更习惯于先让养育者安心(留在身边,稳稳当当),小孩子则需要在物质层面上让自己感到满足(外出挣钱)。当然这里指通常情况,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
接下来谈谈夫妻吵架对独生子女的影响。
如果作为独生子女的你读到这里了,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曾经目睹爹妈发生冲突的现场,通常孩子会有两种表现。1.向着某一方攻击另一方。2.外表中立但内心倾向于某一方。人总是喜欢在冲突面前划分个是非对错,这是人性。但独生子女家庭就势必意味着孩子只能偏向父母之一。但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通常有所分工,往往一个(群)向着爹一个(群)向着妈。
这样的『站队』行为首先会刺激父母,独生子女家庭特别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争夺孩子的『掌控权』,换句话说孩子听谁的。例如那句七大姑八大姨经典的『你爸妈要是离婚了你跟谁啊?』,实际上就是这种潜意识行为的意识化现象。详细点说,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在争夺自己孩子的掌控权时产生了焦虑,这种焦虑无法消化掉,于是伪装成了一句玩笑,转而投射在你身上,通过让你艰难抉择来缓解她们自己的焦虑。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句玩笑非常刺耳的重要原因: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而是带着巨大的焦虑来的。
好啦,刺激完父母之后,父母产生了对孩子掌控权的焦虑,于是开始『撕扯』孩子。这时候独生子女常常体验到左右为难,在夹缝中挣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自然对心理是有影响的。
哦,对了,这里还没提老人对独生子女的争夺,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多子女的分工。
有一个公式,通常是平衡的多子女家庭的特点:老大负责学业事业有成就,老二负责讨人喜欢,老三负责调皮捣蛋,老四通常活在自己世界里。这个公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家庭,但它是相对最平衡的一种模式。对于它的来源有一种说法:
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一定寄托着全家的期望。在期望效应下,他更容易产生成就。
老二就不会承担这样多不理性的期待,在潜意识中,他永远不如自己的哥哥(姐姐)有能力,例如没有他说话早、跑得快、认识的人多。因此为了让自己又存在的意义,他就更倾向于讨好父母让父母喜欢自己。
老三会发现自己不仅比不过老大,也不如老二会讨人喜欢,于是只能通过调皮捣蛋不听话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当然调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创造力——打破过去的习惯。
老四发现自己成就不如老大、可爱不如老二、连犯浑都不能引起人注意,因此选择将注意力(力比多)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喜欢沉思幻想。另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年龄最小的人将成为整个家族的『送葬者』,这种对于死亡的孤独感将让老小更回避。
别问我老五老六会怎么样,因为这不是『科学』,而是『现象学』。
好吧有点跑题了,我实际上想说的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分工,上面叨逼叨的一切,都由一个孩子承担。
独生子女更缺乏人际灵活性,这不是贬义句。
这里和上面说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缺少灵活性并不意味着人际交往能力弱,而是意味着在交往中,能够适应的角色较少。比如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到哪儿他都是大哥,把周围人送生活到情感上照料的特别好,你心疼他好不容易想照顾他一次,说句暖心的话,他还反过来跟你说『呦!真是和以前不一样了!这话说的我很欣慰啊!』这种人特别擅长照顾别人,但是特别不习惯被人照料,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被固定在了『养育者』的位置上,自己几乎永远不会当被照料者。当然在多子女家庭中,老大和老小在人际交往中角色也相对僵化,中间孩子则又当过哥哥又当过弟弟(女生也一样),比较能够在多种角色中转化。
独生子女虽然是第一个孩子,但在家庭里永远局限在被照料者的角色中,相对比较僵化。
关于失独家庭。
你有没有想过,一名20多岁的独生子突然意外死亡,他的父母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这对老人该怎么办?
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掉了,这种溺爱绝不是几个家庭教育专家说说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现实就是:如果这个孩子糟践了,我们将来真正老无所依。人们都在说独生子女承担巨大的养育压力,其实同理他们的父母也承担着巨大的『失独焦虑』。这种焦虑也是独生子女所拥有的,即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父母真正没人管了。这将造成独生子女缺乏冒险性,注意这不一定是缺点,而是一种特点。
近些年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认为就是独生子女一代的集体潜意识对这种焦虑的反抗,人总是向往自由的,既然现实不允许,就yy一下,或者短期旅行去吧。于是就有了『xx在手,说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