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75
- 港币
- 48
- 威望
- 178
- 来自
- 人生阶段
- 单身
- 职业
- 企业员工
|
—
本帖被 大港城·小辣椒 从 亲子教育 移动到本区(2019-07-27)
—
最好的父母,是把孩子的「没关系」当成「有关系」。——凯叔 aHx(~&hRcL 1 下午去幼儿园接儿子,他却不愿意出来,要在幼儿园里玩一会儿,和几个大班的小朋友跑步比赛。 ,5^XjU3c= ;1PnbU b 有个小男孩的跑步速度很快,每次都是第一名,另一个小女孩就不高兴了,在小男孩跑步的时候,故意扔了一只鞋子过去。小男孩被绊倒了,坐在地上哭。 O|j(CaF >a7'_n_o %B+W#Q` 闻声而来的孩子妈妈,询问了情况。我以为她会帮儿子「出头」,结果她拉起孩子,只简单地说了三个字——「没关系」。 7pH`"$ ;BzbWvBo 一听妈妈这样说,孩子一边哭一边解释说:「是她绊我的,好疼啊。」 .U|irDO nI4Kuz`dF 妈妈笑着说:「大家都是同学,没关系的。」 (#x<qi,T \|9@*]6: 小男孩一直在哭,妈妈却继续和家长聊天,隐约听见她在说:「小男子汉,动不动就哭,真怂。」 Im7<\ b@ 'F>eieO H0<(j(JK 看着那个默默哭泣的小男孩,真的有一点心疼,因为别人的错,自己摔倒了,妈妈却用「没关系」来安慰自己。 0gdFXh$!e (XW\4msB)I 这样的安慰真的不如什么都不说,因为在孩子心里,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关系,自己希望得到一个「公正」,而那个犯错的孩子,还在对他做鬼脸。 1xN6V-qk z%-Yz-G9 孩子那么伤心,是因为妈妈忽略了他的感受,而且「没关系」三个字,反而会让他以后都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 1|$V 7x`dEi< 当自己被打了,玩具被抢了,他都会认为别人是对的。 BUT{ }2+K xG:eS:iT `B6~KZ 2 家长说的「没关系」,就是在忽视孩子的「诉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会导致一些负面性格的形成。 V|GH4DT= I^erMQn[ z 胆小和懦弱 qW*JB4`?a BoQLjS{kN 孩子在一起玩,经常会发生孩子的玩具被抢了,或者食物被别人拿走吃了的事情。 LVNq@,s j\l9|vpp 这时,很多孩子会第一次时间求助家长,而如果家长说了「没关系」,就是在损害孩子的权益。 S9/oBxGN 8xs}neDg* 东西是我的,为什么别人不经过同意就可以吃? 0kxo K=,nX7Z5 'z$ BgXh\ 通常情况下,在孩子放学的时候,家长都会带一些零食,一来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二呢,也就是和孩子们分享。 VN!`@Ci/ S+(TRIjk 有一个小男孩,手里拿了一个奶片,和孩子们在一起玩。不知道什么时候,奶片被稍微大一点的女孩抢走了。 7u[U %yd cQ(zBf 他跑过去告诉奶奶,得到的是「没关系的」,因为这句话,那个女孩直接把奶片拆开吃了,小男孩特别伤心。 '<!
b}1w0 uYjE)" 而奶奶安慰说:「家里还有很多呢,等会回家吃,那个给同学吃,没关系的。」 z}I =: 孩子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东西被别人抢走了,家长的「没关系」,也就在暗示,别人欺负你,你就得忍着。 }
IJ 9gNQ,c
\gT 这是对孩子很不利的:一个不懂得保护自己利益的孩子,在以后很容易形成懦弱和胆小的性格。 CqW:m*c ?d@3y<A,~ `-a](0QU -*xm<R], 脾气暴躁 g}>Sc=e< ]D(!ua5|x` 如果孩子的利益被侵犯,向家长求助,却得到不痛不痒的「没关系」。那么,孩子就可能会被迫「强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TG4?"0`I5 k#mQLv 而孩子们让自己强大的方式,大多是发脾气或者打人。 1>hY!nG h "|P8L|
@* Hy4c{Ij 朋友家的女儿,以前是一个特别温顺的女孩,还很有礼貌,而现在性情大变,用朋友的话说「变了一个人」,特别喜欢发脾气,有时还喜欢动手。
g/Q"%GN, G.v zz-yG 在她六岁的生日会上,我就见识到了她的「坏脾气」。 _,*ld#'s W/03L, 1 当时,场上有很多的装饰品,各种各样的漂亮气球,还有丝带。 05=
$Dnv A+3, y<j\ 在party结束的时候,很多小朋友过去摘气球和丝带,她就像是疯了一样,扔了饭店的杯子,并且一直喊:「不许拿,那是我的东西。」 &o{= j8Nl'" 家长们见她这样,也都阻止了自己的孩子去拿。 {OFbU #E35%7* 看着抓狂的女儿,朋友特别无奈,说不知道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m--#r zTA+s 2 &'%b1CbE kLc}a5; %eJolztKZ 其实,她是应该知道的。 "^sh:{ }dnO7K 女儿四岁的时候,他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只要有小朋友去她家玩,不管是谁喜欢女儿的玩具,她都是大方地送给别人。 W(jXOgs+_ B~S"1EE[ 她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女儿尽快交到一些好朋友。 fTQ_miAlP IQn|0$':Z 面对女儿的哭闹,她经常说:「没关系,她们都是你的好朋友。」 u,h ,;'J VI83 3 她用「没关系」来忽视孩子的拒绝和内心的崩溃,于是,孩子就用「发脾气」的盔甲来保护自己。 E=N44[`.G $P<T`3Jg kmfz=q? z1wJ-l 讨好型人格 $|J16tW {+D
6o 不管是自己的东西被抢了,还是自己被打了,或者是被迫分享,家长一再说「没关系」,言下之意就是,别人想要的时候,你就要满足别人。 /u
hA\m( uu08q<B5b) 然而,牺牲自己的感受,掩埋自己的意愿,一味去迎合别人,很容易造成孩子讨好型的人格。 J\7ukm"9 P-B3<~*i! fP|rD[ hC1CISm.U 蒋方舟作客《奇葩大会》,在节目中她表示: | %E\?-TK -1\*}m%1e 当别人的某个观点说错的时候,她也不会提出异议,甚至还会夸奖别人说得好,再来一段。 i%~^3/K )=,%iL- 和亲密的爱人生气吵架,对方一再打电话来,她就是说不出「你不要再打了,再打我就生气」的话。
D,cGW,2Nv ~Sq!P kjCXP 她这样一再委屈自己,迎合别人,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的。 y2"PKBK\_ :X1~ 七岁写书,九岁出书,一直都是和一些比她年纪大的人共事、做节目,被输入的信息就是,你要谦虚,少说话,因为他们都比你年长,比你懂得多。 8:W,"" ;ZnSWIF2 所以别人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你听着就好。 LW+a-i g&z)y 3 2'R;z<_ 「没关系」这三个字,是在毫无底线地满足别人,而损害了自己孩子的利益。 Gk"o/]Sf PwF
1Pr`r 平日生活里,家长怎么做才能保护好孩子的权益呢? <d2?A}< CcF$?07 i 尊重孩子 bCv=Uo,+6 DV={bcQ 孩子三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会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接纳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U`{'-L. n-HQk7=mQ E
cS+/ q?R)9E$h 有一次,带儿子下楼骑自行车。骑了一会,他就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f++n5I _e2=BE`W) I+qg'mo 这时,一个小朋友过来要骑他的车,我想着反正他这会儿也不骑,给别人骑一下也没有关系,就想借给他骑。 ixK&E#
XUI9)Ne 可是,他看到后特别生气,一再强调「这是我的自行车」。 ,`4chD j@yK#==k 于是,我尊重他的选择,也告诉那个小朋友,你要玩得经过主人的同意。 M:%6$`` 5AX
AIP n) {2|[7oNT6 同时,我也和儿子说,分享就是得到,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分出去,也可以得到别人多余的。 f9+J} i5f8}`w 后来,儿子坚持不分享。 tyEa5sy4 M%*D}s-QE 我也没有强迫他,毕竟自行车刚买回来不久,对于他来说,是特别珍惜的东西。 RK7vR~kf< :5Y
yI.T 7(ni_|$| [w0@7p"7 允许拒绝 &E{CQ#k ;$`5L"I5$ '7lHWqN< 让孩子学会说「不」,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必迎合任何人,这样才不会成长为一个「讨好型」的人。 P}YtT3.K 79DzrLu 每次出门,儿子都会拿一两个玩具,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有一次出门,他拿着的是一辆合金越野车,那是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 %kS4v,I c"nowbf 遇见了熟悉的小朋友,大家像往常一样,想和他交换玩具,可是他却把越野车藏在身后,露出很为难的表情。 E_fH,YJ?9 *=sMJY9#jE 于是,我走过去告诉他,如果不想交换,你可以拒绝,告诉小朋友说「我不想交换」。 bc+~g>o +"sjkdum1 适当的拒绝,让孩子遵从内心的想法,这样对成长也是有益的。 kAu-=X goE \C vbo|q[z 'H19@b5rx 支持孩子 gD13(G98 <7U\@si4 cst}/8e
当别人欺负了我们的孩子,抢走了孩子的东西,他们哭了闹了,这说明他们是在意这件事,觉得是一件「有关系」的大事。 b"Z$?5 iy<|<*s2D 这时,我们可以拥抱着孩子,温柔地告诉他们:「不要哭,把它拿回来(让他和你道歉)」。 >9WJa 5{ UN
FQ`L Q9i&]V[` 4AIo,{( {Xw6]d 前不久,我们去看桃花,丫头捡了很多桃花,放在一个塑料袋里。可是,她一转身的功夫,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就把袋子拿走了。 {D6p?TL+ (D\7EH\9,] "aU)
[ 丫头求救一般地看着我,她十岁了,不是怕那个比自己年龄小的妹妹,而是不好意思。 fwkklg^ a#huK~$~ 后来,我选择陪丫头一起走过去,要回了她的袋子。丫头搂着我,给我一个微笑。 A"SF^p {7'Evfn) 我庆幸自己陪着她,支持她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没有随意说出「没关系,这儿的桃花多得是。」 1*x;jO>Hk I]4L0r- \
oY/hT _ ~wtK(U 最好的父母,是把孩子的「没关系」当成「有关系」。 cEdf&*_-'I uwL^Tq}Yh 爱从来不在于你替孩子做了多大的事,而是在稀疏平常的事上,密密麻麻铺着对孩子的爱。 Li'>pQ+ ~pZ<VH;h 聪明的父母,会遵从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成为自己,而不是长成别人喜欢的模样。 _/Sqw '-,$@l# F
K7cDaI v>XA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