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0阅读
  • 0回复

企业上云是趋势,准备好漫步云端,需要想明白这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小百合妞
 

发帖
8795
港币
8999
威望
20
来自
锦丰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9
  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传统产业面临着改造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政府正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而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随着云计算产业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上云逐渐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中关注的焦点,就像一种自然资源成为维系企业生命的元素。 微软中小企业案例https://microsoft-smb.cn/case/home/hy/sj.html的专业负责人为大家介绍:   云计算本质上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个资源池里就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这样一种按需分配的IT资源供给方式,满足了对IT资源的“拿来就能用”,“想要就能有”的需求。   就好比一个水龙头,我们需要水的时候,打开水龙头水就来了,我们只需要操心交水费就是了。就像我们想听歌,在软件上下载就可以;想看新闻,打开手机就能阅读。   云的确是可以驱动流程创新和业务创新,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带来“弹性、灵活、安全、低成本”的特性,使得企业上云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   降低成本。云计算技术降低了IT的硬件和运维成本,比如原来硬件的高可用性,通过软件和运维工作来弥补。CIO们将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来从事信息化支撑企业业务运营上。   灵活性。企业可根据业务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服务,用最少的投资来满足现状,当企业的业务增长到需要增加服务的时候,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性增加服务,使企业的业务利用性最大化。   扩展性。通过资源池化,企业借助云计算可以实现水平扩展,从而获得更高的扩展性。   上不上云还得看自身条件   企业最终是否决定要上云还得根据企业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才能让云计算发挥最大的技术价值。   IT系统是否需要更新换代?云计算对于企业上云来说,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即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如果企业的IT基础设施、IT系统的架构需要更新换代,可以考虑采用云的供给方式。   每年IT是否持续投入很大成本,但基础设施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供给不灵活,运营的成本居高不下?   现有的应用架构是否能够满足云计算的特点,是否能够低成本的迁入或者部分迁移?   具备上云条件后就要考虑用什么云   企业部署云服务的模式有三大类: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举例说明:如果把小区的停车场当作云数据中心,张三在停车场里租了一个固定的车位,这就是公有云;而李四有钱,选择在停车场外自建了一个封闭车库,这就是私有云,车库就是自建机房;王五则买下了停车场里的一个车位,既拥有自己独立的停车空间,又能享受到停车场的一些公共服务,这就是混合云。   选择何种类型的云服务需要结合企业IT发展规划、现有资源、应用需求等因素来评估。在企业考虑部署何种云平台时,可从业务、生态系统和技术三方面分析。企业的业务是什么?所处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技术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些都需要被综合考虑到。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当性能、安全、复杂度、集成量和数据量这四种技术总和的占比越大,企业选择私有云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在各个企业面临各自的情况和问题时,混合云部署显示出了其在成本和效益上的双优势。比如大型企业可以建立私有云,为内部成员单位提供服务;然后连接客户、供应商、员工的应用领域采用公有云,与私有云共同形成混合云架构;直至最后全部采用公有云模式。   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上云的接受速度比较快,特别是小微企业已经接受SaaS的业务模式,可以直接全面上云。   企业上云怎么做   企业上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租用几台虚拟机部署应用,不是将物理配置直接搬到虚拟机上,不是简单的将物理机架构上的应用直接迁移到虚拟机上。而需要结合企业IT发展的规划,现有IT资源的现状,应用的需求等因素来规划整个上云计划。   由基础系统上云到管理上云再到业务上云,逐步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上云的业务不断深入到核心,按照“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创新应用”三步法有序推进,实现创新。   对于大部分的企业来说,原来的IT应用部署模式,都是竖井式的,不同的应用都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提供的,系统之间还有网络安全隔离,各系统间还有协同关系,网络、应用拓扑很复杂。所以需要首先确定上云规划,是整体上云还是部分上云,是逐步上云还是一次性上云。还要确定上云步骤,哪些系统可以先迁移,哪些后迁移,并解决迁移后和周边的系统怎么协同等问题。   企业的应用有些部署在小型机上,有些部署在X86上。对于部署在X86上的应用都可以迁移到“云”上,而原来部署在小机上的应用就需要先进行X86的改造,在支持用X86服务器承载以后才能迁移。   原来的应用可能还需要结合云上提供的虚拟机、网络和存储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改造。比如利用虚拟机可以按需配置规格、数量,可以脱离硬件限制,采用“小颗粒、多数量、弹性伸缩”+负载均衡等网络设备构建更加稳定、可靠、快速的分布式应用体系。   企业上云是一个复杂项目,成功上云可以让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所收获,提高业务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面临全面云时代,传统IT技术部门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如何从传统物理架构,逐步向云服务迁移?如何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技术路线和云服务商?不同公有云、私有云,再加上物理设备,以及公有云上使用的多个项目账号,如何跨平台统一监控和管理?如何将混合IT场景下的各种资源进行集成,统一面向内部用户提供服务目录?超大规模公有云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响应非常慢,很难针对企业的业务特点提供最佳实践和贴身技术支持。   在很多场景下,第三方云服务商更能发挥自身的灵活优势,提供精准的差异化服务,帮助企业用户快速上云,管好云,加速云端业务创新。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