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脐带血已然成为众所周知的健康资源,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多年来我国临床多用于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儿恶性疾病,并且,自体脐带血里的造血干细胞不需要配型可直接使用,这就省去了寻找配型的时间,也争取到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家庭自存脐带血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趋势。
2018年的春节,37岁的张先生斜靠在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的病床上,洁净雪白的病房好像一个天然的屏障,把春节的喧闹和狂欢关在了外面,留在房间里的,只有冷冰冰的寂寥与病痛。今年春节,又是在病房里度过的。
不幸的张先生被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这种恶性疾病会破坏人体全身的淋巴结构,肿瘤细胞呈几何级增长,弥漫性增生。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张先生已经暴瘦到骨节突出,憔悴到让人看着心疼。一个乐观的壮汉、病魔已经把他摧残殆尽。张先生患有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通常发现时已经属于晚期,主要治疗方案是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等待配型的过程漫长而又难捱,有多少次饱含希望,就有多少次失望。然而,绝处逢生,就在张先生最绝望的时候,从北京市脐血库传来了让他和家人都欣喜若狂的消息:配型到一份全相合的脐带血!这份珍贵的脐带血让张先生一家在暗无天日痛苦挣扎后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
张先生清楚的记得消息传来那天,一向故作坚强的爱人抓着张先生的手,止不住地颤抖,哭得像个孩子。她认认真真在床头台历上,用马克笔在3月1日那天画上了圈。病房的病友都为他开心,毕竟在死亡线边缘徘徊已久的他们早已结成了战友,有人能有治疗机会,高兴之余也鼓舞了其他人。
患上淋巴瘤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不一定!而脐带血为这种恶性疾病提供了新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增加了配型几率,让治愈成为可能。
2017年4月,63岁的吴大爷确诊患上弥漫性大B淋巴瘤后,辗转至成都的医院就医。从四川省脐带血库发来了配型相合的脐带血,并顺利移植;患有淋巴瘤的12岁儿童,也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了脐带血移植,手术顺利,病情有了转机……
3月1日上午,安徽省立医院的主治医生为张先生进行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外面苦苦等待的家人,听到手术非常顺利的消息后,相拥而泣。是这来之不易的一份脐带血,把一家人从绝境中拯救了回来,给了这个37岁的男人重生的希望。
脐带血治愈成功的淋巴瘤案例数不胜数,很多患有其它病的病人因为脐带血而挽救了整个家庭。脐带血的作用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相信未来脐带血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扩大,自留脐带血对全家人的健康而言算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健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