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大港城直聘
手机版
版块导航
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立即登录
QQ帐号登录
免费注册
大港城张家港论坛
>
生活休闲
>
下盲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技能 县冠军水平 ..
精彩看台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精彩活动
跳蚤市场
张家港婚纱摄影
品牌栏目
视频中心
同城交友
大港城客户端
餐饮美食
驴行天下
惠买房
小森食光
南北方美食撕逼大战
咖啡“无罪”
预防流感的妙招
【港城】
防晒衣也挡不住的紫外线?这几处最好涂防
【港城】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再创历史新高!
【港城】
恶意摆拍、无底线博流量……这些账号被关
【港城】
“杭州部分小区自来水发臭” ,最新回应
【港城】
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火星陨石成功拍卖,买家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579
阅读
0
回复
下盲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技能 县冠军水平就可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离线
gaiwei8
UID:182158
注册时间
2018-04-08
最后登录
2020-10-07
在线时间
1365小时
发帖
2742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港币
2811
威望
21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中尉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2742
港币
2811
威望
21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9-10-08
经常会有一些棋迷,用一种不可置信的口吻追问我们:
“我听说,象棋高手、特级大师,都是可以下盲棋的,下盲棋的意思就是不看棋盘,直接凭着记忆,用嘴巴报出棋谱下棋!一盘棋这么多棋子、这么多棋步,大师和高手是怎么做到的?”
“还有一些特级大师,比如柳大华、蒋川,他们可以同时下20盘盲棋,而且对阵的都是省市级别的名手、高手,我刚刚下过的棋让我重新还原我都复不出来,他们是怎么做到20盘盲棋都能了若指掌的?”
“特级大师能下盲棋,我怀疑他们的大脑构造跟普通人不一样。以前我看《最强大脑》,有些记忆高手是直接用‘盲填’的方法做复杂的数独题目,我觉得下盲棋,尤其是十几盘、二十盘盲棋比做这种盲填数独的游戏厉害多了。”
应该说,普通棋迷群众,对“盲棋”这项
技能
的叹服和赞许,有利于提高象棋
话题
的新闻热度,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中国象棋运动。
但我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盲棋,其实在象棋运动中,并非一项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技能。
不要说特级大师、大师,连绝大多数具有县冠级以上水平的棋友,都是能完完整整下一盘盲棋的,而且这盘盲棋的水平,跟直接睁开眼睛对着棋盘看着下差不了多少。
“盲棋”是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和戏剧性的表演项目,但它的意义也不能被过分高估。
01
很多人可能难以置信,“闭着眼睛”下棋,这么高难度的事情,怎么可能被轻易做到?
早在2010年,笔者作为一名弱市级棋手,在肇庆参加一个象棋交流活动。期间,和当地象棋爱好者进行了一次盲棋应众表演。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爱好者要求我让马,条件是,要求我不看棋盘(背对盘面),而是用棋谱报出棋步,再由他人“代劳”执子行棋。
“盲棋让马”——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的条件,马上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观众们的心态都很微妙,一方面想看看“高手”是如何“以口代手”完成对弈;另一方面又抱着某种“看热闹”的心态,看看我的记忆力,能不能撑住完整的一盘棋,会从第几步开始出现记忆错乱。
棋局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结束了——对手布局阶段就丢了车,后面的着法只是在苦苦招架,仅用了不到30回合就败下阵来。
观众都很惊讶:“请问你是
职业
大师吗?你和许银川吕钦他们认识吗?为什么你不看棋盘都能下得这么厉害?”
我告诉他们,其实,这只是熟能生巧而已。并没有什么智力、天赋之类的突出之处。
为什么资深将军引弓射箭能够百步穿杨?为什么资深卖油翁倒油入孔能够滴油不沾?为什么资深教师不看课本都能完全复述全部教学内容?为什么马戏团里的猴子也能转圈圈跳舞?
这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练久了,你都会。
在象棋世界里,盲棋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普通的技能。
02
很多人并不理解盲棋的原理,所以才会觉得它特别神奇、特别不可思议。
事实上,盲棋这件事,无非就是一个“大号心算”。
在象棋赛事中,“心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你必须提前在脑海里构思若干种进攻或防守的方案,必须提前预演几回合、十几回合甚至几十回合后可能出现的盘面,在这个思维过程中,根本没有现实的棋子可以让你摆弄,你只能自己在心中模拟出棋盘棋子,默念出棋步——这本身不就是在下“盲棋”吗?
一盘“盲棋”,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局部的“心算”所构成的。而一个棋手如果已经达到了县冠军甚至地区级别的水平,这种“心算”能力早就已经是小菜一碟,支撑完一整盘的“盲棋”,简直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过去,很多江湖棋手乘搭火车前往全国各地打象棋比赛,硬座火车或高铁上的桌子,大小根本不足以摆放棋盘棋子,于是棋手们就直接使用嘴巴“念棋”,通过棋谱交流的方式下棋,对局双方心领神会,这不也是在下“盲棋”吗?
之所以一般棋迷会觉得“下盲棋”非常神奇,那是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类似的对弈经验。有些老棋迷下了几十年象棋,水平也只能混迹公园棋摊,成为臭棋篓子的一份子,从来没有复过盘,从来没有心算过超过三个回合的棋路,自然无法理解“盲棋”的奥秘所在。
03
也可能会有棋迷问:照你这么说,特级大师的盲棋表演,都是雕虫小技、都是骗人把戏?
照你这么说,柳大华、蒋川、党斐这些大师、特级大师们1对20的盲棋表演,都是坑爹的了?
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
首先,下一盘盲棋,和下几盘、甚至十几盘二十盘盲棋所需要的记忆量级不是一回事;
第二,盲棋的对弈难度,取决于你对手的平均实力。要知道,柳大华
老师
当年1 vs 19的盲棋对手,大多具有县级或市级以上的水平,这也给了柳老师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而如果你从公园里随便找些路人来充当对手,估计柳大华老师1 vs 30都没问题。
第三,虽然“盲棋”已经是一个被祛魅、被较广范围普及的技能,但从掌握人数的绝对比例来看,依然并不高。大多数棋迷长期处于“随便下下”的状态,刚刚下完的一盘棋尚且不能全部记住,要他们从头到尾完全凭记忆下棋,更是天方夜谭。
04
尽管,“盲棋”本身不过是一件只要经过长期训练就能掌握的技艺,它并没有特别不可企及的智力门槛,也远远达不到在《最强大脑》上让全国观众高喊“哇塞”的程度。
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掌握不了它?
这时候我们又要祭出那句传言出自于爱迪生的名言: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国内曾经盛传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还有一部分吃瓜群众经过详细考证,认为这句话根本不存在后半句。
但还有另一部分较真群众刨根问底,认为这句话本来就不是爱迪生说的,是心灵鸡汤作者杜撰之后强加在爱迪生身上的——就跟现在经常在朋友圈刷屏的“鲁迅说”、“白岩松说”差不多。
但不管这句话到底是源自何处,是否真实可靠,但不同的人,对于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客观上也能反映一些问题。
很多人还是习惯性把问题归结在“天赋”上,不相信努力的作用和意义。即使有“99%的汗水”这样的话来鼓舞和励志,很多人还是宁愿相信“1%的灵感”,从而让自己的放弃和堕落合理化。
我是这么认为的,以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根本达不到谈论“天赋”的资格。
如果真心热爱象棋运动,愿意在象棋竞技上付诸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凭我的经验看,以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智力基础,把自己的棋艺
锻炼
到“可以下盲棋”这样的水准,根本用不了一年时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还可以加上后半句:下棋千遍,棋路自见。
还是那句话,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新闻标题: 下盲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技能 县冠军水平就可以
想了解更多
九州体育
相关信息的朋友请访问:
http://www.ju111net.co/
共
条评分
评分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s://bbs.dagangcheng.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补充发布信息
验证码:
发 布
品牌栏目
♦
爆料有奖
大港城免费验房
大港城亲子DIY
港城楼市
我爱美食
全国最大电力负
全国最大电力
“杭州部分小
地球上已知最
全国最大电力负
隐藏
快速跳转
港城资讯
港城茶座
港城头条
相亲交友
情感八卦
装修论坛
装修讨论
家居商城
爆料/求助
港城曝光台
有求必应
生活娱乐
港友活动
发现美食
生活休闲
娱乐分享
投资理财
同城集市
跳蚤市场
房产买卖
求租出租
求职招聘
港城社群
房产楼市
业主社群
婚嫁亲子
谈婚论嫁
亲子成长
站务中心
站务中心
兴趣部落
钓鱼
夜跑
车友
电影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评分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