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55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严防密控,守牢防线!基层工作者战斗在防疫最前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316
港币
1615
威望
6431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2-01

防疫千万线,基层“第一线”。抗“疫”战场不仅仅
在医院、车站和卡口……也在街角小巷、田间地头、村口路边,基层工作者脚踏实地,一户户排查、一次次宣传,都是疫情防控网的关键环节。
脚下有泥土,办法接地气,
来听听疫情防控中,张家港基层工作者的故事。
来听听疫情防控中,张家港基层工作者的故事。
地点:保税区(金港镇)中港社区
白天宣传员,晚上“跑腿员”

 

最近一段时间,中港社区党总 支 书 记朱建龙和居民们见面更多了。 
白天,他是宣传员。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来,这张防疫宣传单仔细看看啊!” 他带着社区工作人员,走遍了中港社区的每一幢楼。 
晚上,他是“跑腿员”。在白天的日常走访中,朱建龙贴心地为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有什么需要买的随时告诉我!”他主动承担了“代购跑腿”的角色,居民写好清单,朱建龙利用晚上的时间去购买,并亲自送上门。他不忘叮嘱:“多量量体温,有什么需求跟我联系。”
地点:经开区(杨舍镇)城北集中隔离观察点
隔离病毒,不是隔离爱

 

在位于城北街道某酒店的集中隔离观察点,8名酒店工作人员和4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医护人员每天两次测量隔离观察人员的体温并上报,同时对他们的生活垃圾等物品进行消毒。
 
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护士张玮带头当起了“临时保洁员”。城北街道的党 员志愿者庄丽萍,每天到集中隔离观察点义务服务,协助统计、采购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地点:冶金园(锦丰镇)合兴社区、永新社区
“小喇叭”方言喊话,灵的

 

“老乡同学战友们,亲眷朋友不聚餐......”在张家港,疫情防控宣传方式丰富多样,但是合兴社区这一招绝对硬核!
 
用方言播报疫情防控小知识,再用网格员巡逻车上的“小喇叭”一喊,真是入脑又入心!“由于社区里的居民大多为沙上人,还有部分崇明人,所以我们利用空闲时间抓紧录制了普通话、沙上话、崇明话三种版本的音视频,力争将疫情防控宣传知识传达到每一位社区居民。”合兴社区党 总 支 副 书 记陈晓敏介绍道。
永新社区的“小喇叭”里也传来了亲切的崇明话。“各位乡邻:防控疫情,从偶俚做起……” 目前,辖区6名网格员组成了“骑行喊话队”,利用“小喇叭”在7个居民小区循环播放防疫宣传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疫意识和能力。
地点:冶金园(锦丰镇)福利村
出征的女儿,“留守”的父亲

 

一大早,福利村党 总支副书记蒋正华戴着口罩,拿起一叠防疫手册,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工作。上午,他走访好几户人家,对照着防疫手册,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蒋正华的女儿蒋珊是张家港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还是年纪最小的那个,1月27日出征湖北抗疫前线。蒋正华全力支持,但不舍和担心也是真的。这几天,他给女儿拨了好几次电话,都没有接通,只收到女儿的一条报平安短信。
 
中午,蒋正华匆匆赶到了村部。和同事打了几个电话,知道村里有人家办丧事,蒋正华午饭也不吃了,急忙赶过去,经过一番劝说,那家人终于同意把桌数从10余桌减少到2桌。接着,蒋正华又前往月初从湖北返回张家港的一名新市民的住所,了解一下最新情况。
“我们都是共 产 党 员,要冲锋在前。有了大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平安。”这句话是蒋正华对自己,也是对女儿说的,“女儿说过,等着她回来喝庆功酒,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的!”
地点:乐余镇庆丰村
战“疫”一线的爱情

 

乐余镇庆丰村里,有这样两个网格员——季伟和秦卫波,他们的新婚妻子都是市五院的医护人员,虽然都领了结婚证,但还差一场婚礼。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里,他们演绎了两段动人的一线爱情故事。
 
季伟的婚礼原定于2月举行,疫情发生后,两人迅速投身工作岗位。可婚礼怎么办?季伟向家人主动提出了另择婚期的想法,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妻子爽快地给了两个字的回答:“可以!”于是,季伟和妻子就像两个“战士”,双双坚守在了疫情防控一线。
 
今年春节,网格员秦卫波原计划是去妻子赵宇的老家黑龙江过年的,还打算和老丈人商量下今年办婚礼的事。可因为疫情,他们退了火车票,决定还是以工作为先。赵宇在市五院CT室工作,每天都面对着患者。秦卫波担心她的健康,可她却说:“我们都是英雄呀!”
地点:南丰镇永丰村
疫情防控宣传车成了“网红”
在南丰镇永丰村,一辆疫情防控宣传车,最近成了村民微信朋友圈里的“网红”。而这辆车的主人,就是永丰村党总支副书记施春华。
防控疫情,广大农村地区是关键。老年人不看手机怎么办?村里最好得安排一辆公务宣传车。可没车怎么办?施春华灵机一动,在自家车身上贴上标语,再装上两个“小喇叭”,施春华开着这辆“宣传车”在村里兜来兜去,把防疫知识传播给了每一位村民。
地点:大新镇大新社区
100个“贴心保姆”,全天候的温暖守护

 

一大早,大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玉丽就叫上网格员陆李新、志愿者陈守印组队出发,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这个“三人组”平均每天要走访排查40多个家庭,手机24小时接听。
 
陈守印的手机响起来了。阳光家园正在居家医学观察的住户需要两棵白菜。买东西、取快递、扔垃圾......像陈守印这样的医学观察期群众的“贴心保姆”,大新社区有近100个。
 
大新社区是目前大新镇居住人口最多的小区,现有居民近4000户,居住人口超1.2万人。为了更好地摸清情况,社区3天就征集到了一支近百人的志愿者团队,一方面挨家挨户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另一方面,对于湖北返回人员,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系。
在这场战“疫”中, 
这样的基层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 
纵然这个春节有些不一样, 
但他们的出现,总是让我们感到心安。 
向所有基层工作者致敬!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