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肆虐之时,他们大多还是孩童,
17年过去了,当年的“90后”早已长大。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张家港“90后”挺身而出!
其实,
在张家港防控一线
到处能看到“90后”的身影,
非典时期,
全世界保护“90后”,
这次,换我们“90后”
保护全世界。
“头发剪了可以再长,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
92年出生的戴婷婷,是张家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也是市中医医院ICU的一名护师,拥有多年的重症护理经验。
右起第二为戴婷婷
在得知需要派出医疗队前往抗疫一线时,她和同事一起写下了请愿书。
戴婷婷与妈妈的对话
戴婷婷是个爱美的姑娘,有着一头美丽的长发,但在接到待命通知的当晚,她毅然剪去了20多年的长发。
“这场战疫我没理由缺席!”
“爸爸,我和妈妈都很想你。” “宝宝乖,等爸爸打完‘怪兽’就回家!” 当4岁儿子稚嫩的声音从电话的另一端传来时,盛成坚强的心瞬间柔软了,细数一下,已有10多天没见过儿子了。
盛成是大新镇一名社区医生,在社区医务工作人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一句“让我来”让他从春节至今,连续一个月坚守在岗位上。
朝东圩港村地处大新镇镇郊,外来人员多,排摸工作量大。白天加黑夜,工作超过14个小时成了他的日常。
“17年后的战役,换我们冲锋了!”
周鹭,经开区(杨舍镇)联谊社区的一名网格员。2003年,12岁的周鹭对于非典并没有太多概念,只记得当时担任村主任的妈妈,每天早出晚归。
后来她才知道,妈妈是在每天挨家挨户登记、走访。这在年少的她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17年后的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周鹭同样义无反顾冲在了一线。
从大年初二开始,周鹭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夜晚,总能看到周鹭值守的身影。
“我们90后应该挑起重担!”
“今天你做了几个口罩?” “我可比昨天速度快了哦!” 这是严怡和丈夫的日常对话。
严怡和家人的生活照
严怡是张家港农商行的一名职员,看到工作群里号召做口罩,一向热心的她立马报名。就这样,从1月28日开始,她开始了口罩厂“临时工”的生活。一开始,她有些不娴熟,但想着自己做的口罩将被送往抗疫一线,便动力十足,加快赶工速度。
当听说卡口上缺志愿者,她又马不停蹄继续着自己的抗疫下一站。
“谁说女子不如男!”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在张家港包基卡口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名“95后”美少女,她们在春节期间,主动加入公安“菁英女子先锋队”,变身成一个个女汉子。
今年24岁的徐雨冰参加工作刚半年,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身为女孩子,徐雨冰是家中的“乖乖女”,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却几乎没和家人碰上面。
徐雨冰毕业时的照片
在卡口执勤很冷,每天连续12个小时的站岗,这个女娃却没有喊过累,晚上冷风吹得浑身打寒颤,实在受不了,她就在原地蹦一蹦,使劲儿跺跺脚。
“这不是我们90后该有的样子么!”
“小伙子你别跑啊!” 没等社区大妈反应过来,送口罩的小伙立即开车走了。
网络截图
通过多方打听,这位小伙子终于被找到了,他就是创业青年小田。在这次疫情中,当得知很多一线工作人员紧缺口罩后,他四处想办法购买口罩,免费送给社区工作人员。
小田说,自己创业已有8年时间了,能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很多陌生人的帮助。“在我最难的时候,受过别人的帮助,我要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 其实,在小田捐赠口罩期间,他还在默默线上捐款。
这一次,
我们要为“90后”点赞!
来源:张家港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