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影响,
这段时间大多
孩子都宅在家中
学习和活动。
提醒各位家长,
孩子宅家也有安全隐患!
近日,
多地发生儿童高空坠落
事件,
让人痛心不已,
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赣 州 五岁男孩悬空卡在防盗网上!
2月26日,江西赣州市,
一名5岁男孩玩耍时爬上窗户不慎滑落,半身悬挂在阳台的防盗网上。消防员赶赴后,将孩子周边杂物清理开,并使用扩张钳对防盗网进行扩张,男孩被成功救出。
宜 昌 小孩从7楼阳台坠下抢救无效死亡!
2月28日,湖北宜昌市西陵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香山汇腾苑小区有一名小孩,
从7楼自家阳台坠落到4楼平台,小孩已被送往医院抢救。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走访调查、现场勘验等工作。当日从医院获悉,
坠楼小孩抢救无效,已经不幸离世。邯 郸 七岁男孩从二楼坠下及时送医获救!
3月1日,河北邯郸市鸡泽县一名7岁的孩子在家中玩耍时,
从二楼的阳台栏杆翻落摔到一楼地上,当即不省人事。孩子家长赶忙带孩子前往医院,由于不熟悉去医院的路,无奈向执勤民警求助,在民警的帮助下,孩子被及时送到医院并得到医治。
杭 州 为捉迷藏,七岁男孩爬到四楼阳台!
3月8日,
浙江杭州市余杭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东湖街道某小区,有一个男孩子爬到了4楼阳台。当天下午,男孩的父母在楼下打扫店铺卫生,就留下他和另外2个小朋友在四楼玩捉迷藏。
不曾想,
男孩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居然反锁了房门,还爬出了窗台……所幸救援及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深 圳 两名女童19楼坠下抢救无效身亡!
3月9日下午,深圳市南山桃源村二期某住宅楼发生高坠事件,
两名女童从19楼坠落,经抢救无效身亡。警方初步排除刑案可能,目前情况仍在进一步了解中。有知情人士介绍,两名女童年龄是9岁和5岁,从阳台防盗网位置坠下,
事发时家中有人但未能注意到悲剧的发生。南 宁 男孩独自在家,从12楼坠亡!
3月4日中午,在广西南宁市凤岭南苑小区,
一名小男孩从12楼的阳台处坠落,不幸身亡。“现在学校还未开学,我们经常提醒住户看好家中的小孩。”该小区一名物管人员说,这名小男孩是从12楼坠落的,
当时他独自在家。孩子宅家期间,除了上述因攀爬阳台窗户造成的痛心结果和危险状况外,还有孩子“祸从口入”!大连:一天内3个孩子送医抢救!近日,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急诊室一日内就连续接诊了3名将消毒剂当成饮料误服的孩子,因抢救及时,3名孩子并无大碍。
那么,在家期间,孩子的安全咋防护?小编提醒您做好这5方面防护!阳台安全防护要做好01PART
孩子在家宅久了,难免向往窗外的世界,如果孩子喜欢趴在窗户边,或是扒阳台栏杆,家长一定要多多留心了!务必做好阳台安全防护。
阳台和窗台附近不要放置矮柜、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阳台围栏应定期检查与维修,以免老旧松动。
教育孩子不能攀爬阳台,窗户等危险地带;家中有幼童时一定要安装防护栏,栏杆要尽量密集而且
设计非横向,以免孩子被卡或误导儿童攀爬。
保管好消毒用品02PART
最近,很多家庭都囤有75%酒精、84消毒液等消杀物品,在使用消毒剂之后,存放不可大意。家长首先教孩子认识消毒液,让孩子牢记“不能喝”!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防护是家长要将消毒液安置好!
(1)不要将消毒液放在饮料瓶中儿童常常对瓶瓶罐罐的东西充满好奇。在幼儿时期,许多孩子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而饮料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超强,因此在家中千万不要用饮料瓶装消毒剂。
(2)要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不仅是消毒剂,还有家中的药品、农药、杀毒剂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年龄小的宝宝。不要小看孩子开瓶的能力。把不安全的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搁置这些物品要高而远。
(3)分装瓶更要做好标识妥善存放家长在装消毒剂的分装瓶时,一定要做好标识,以防混淆,防止误服。
如果孩子不慎服用消毒液,家长记住及时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预防儿童烧烫伤03PART
儿童是烧烫伤的高危人群,而多数儿童烫伤发生在家中,被热水、热饭菜、取暖设施烫伤。因此这段时间家长一定不能放松看护,做到“近距离、不间断、不分心”,不要将孩子交给未成年人看护。
要细心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远离热水、热锅、煤炉、暖气等容易发生烧烫伤的物品。
孩子如果发生了烧烫伤,家长要按照“冲、脱、泡、盖、送”原则及时处置。
“冲”指用缓缓流动的冷水冲15-30分钟。需注意:水流不可过急,以免冲破伤口。
“脱”指用冷水充分泡湿伤处后,小心脱掉或剪掉衣物。要注意的是衣物粘在创面上,保留粘住的部分不用力撕脱。
“泡”指受伤处浸泡在15-20℃冷水容器中15-30分钟。需注意:儿童避免浸泡时间过长。
“盖”指用清洁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伤口。需注意:千万不要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送”指除面积小、程度轻的烫伤外,最好前往医院治疗。
预防吃出问题04PART
居家期间,孩子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家长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一些容易引起安全
事故的食物,家长一定要小心了!
比如果冻,孩子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孩子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小孩食用。
还有花生、瓜子、坚果,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长牙了、能咬了,就可以吃坚果了。医生提醒,实际上3岁以下的小宝宝不易嚼碎坚果,而且吞咽反射还未发育完善,即使能咬动坚果,也不能充分咀嚼,大颗粒仍然容易卡住气管。而且堵住气管后若抢救不当,短短几分钟就可能丧命。尤其像夏威夷果、开心果这种圆形的坚果,宝宝吃在嘴里时,大人一逗,就更容易滑进气管里。
如果孩子不慎被异物卡住气管,家长应在联系送医的同时,尽快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预防尖锐物品刺伤扎伤05PART
儿童在家庭易发生的外伤主要是由剪刀、注射器、激光笔、玩具枪、弹弓等锋利、尖锐物品导致,家长注意这些东西要远离儿童。
考虑到孩子们在家学习、玩耍,可能会出现拿剪刀做手工、在家进行体育活动等场景,在这些情况下,家长一定做合格的监督者。注意:儿童永远不要拿着剪刀、刀或筷子奔跑!在使用剪刀、钉子等工具时,一定要佩戴护目镜!
这些提醒背后都有着惨痛的教训,
很多案例都发生在父母疏忽的时刻,
因此各位家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最后,再来自测一下,下面这些提示您都注意到了吗?相应的防护都做好了吗?
记得查漏补缺!
警钟长鸣!
再次郑重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让年幼的孩子一个人在家,
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落实窗户、阳台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对孩子常提醒常教育,
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请家长们扮演好监督角色,不要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来源中国消防、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