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婴儿疑似解锁趴睡时死亡”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普遍愤慨。
女子听信某“付费睡眠引导群”中的专家建议,让三个月大的婴儿独自趴睡,最终导致其窒息身亡。
这个新闻让很多普通网友感到匪夷所思:这个群里的人,怎么能对某个没有医学背景的所谓“专家”如此言听计从?
毕竟在大多数人心中,所有的“育婴群”本质上就跟微商一样,是借机卖货,专门收“智商税”的存在。
而这次的悲剧,更加强化了很多人心中“一孕傻三年”的偏见。
也有人说,只有一些生活在小城镇,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才会试图从这种渠道获取育儿信息。
然而当我们跟几位妈妈聊过之后却发现,无论是精细化育儿的博士妈妈,还是“佛系带娃”的中学老师,都或多或少加过一些类似的育婴群。
只不过有些能够从杂乱无章的消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有些不小心跌入了某个陷阱。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很多人自打有了小孩,就仿佛也变了一个人?
无论TA曾是雷厉风行、严谨理智的工作狂,还是酷爱泡吧、打卡艺术展的文艺青年。
而“当爸妈”这件事就像是一个魔咒,能把最酷的人拉入婆婆妈妈的琐碎小事,也能把最理智冷静的人变成智商掉线的偏执狂。
而再深入地跟她们交流下去,会让人突然明白——
那些所有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都有源头。
01
“育儿群曾是我的救命稻草”
由于激素原因,女性在产后大多会出现一些情绪不平稳的状态,有的体现为不愿意说话,有的则是特别空虚想找人说话。
再加上迫切需要育儿知识,能够“寻找同类”的育婴群就成了救命稻草。
崔崔第一次踏入“育婴群”这个全新的领域,是源于3年前的意外怀孕。
小生命的突如其来不仅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节奏,也突然给了身为在读博士的她一个全新而庞大的“研究课题”。
“育儿的知识体系太庞杂了,那个时候是有什么群加什么群。”
在慌张和求知欲的引领下,崔崔手机里的育婴群像滚雪球一样越加越多。社区妈妈群、医院建档群、二手分享群、日用品团购群……几乎每一个群的聊天记录,崔崔都会非常耐心的一条一条翻看完。
然而群里的信息让她感到失望。在她一开始被拉入的群中,有不少都没有什么实质有效的信息,反倒散发着“这世界与我有仇”、“结婚生子太难了,他们都欺负我”的负能量气场。
“太多都是家常里短、抱怨婆婆之类的八卦。”
而在另一位刚生孩子不久的妈妈四月看来,即使是群里所谓的“育儿经”,能提供的信息也基本是无用。
“现在是个群就会引进专家。我也花钱听过一些课,2块钱一次那种,可能有几百个人去听。里面专家大段大段的给你发语音,但都说的模棱两可。比如你问他孩子长得慢是什么原因,他会说可能是饮食需要调整,但如果孩子精神状态好,也有可能是遗传因素。
就是你会觉得讲了跟没讲没有什么区别。就算他不教你,你也会。其实,大多真正有资质的、优秀的儿科医生,根本没闲心到群里上课。”
挑动焦虑感的文章和卖课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其实对于小月龄孩子的爸妈来说,多多少少都吃过一些所谓专家的亏。我孕期还有宝宝刚出生时,就有大夫给我开那种没有签字也没有章的处方,让我去买什么进口药。还说有条件就进口的,没条件就吃国产的。我琢磨也不差这点钱,还花钱买了几种。结果很多药一查都是只有淘宝上有,根本没有正规的网站。”
四月当时的部分“处方”
度过了早期的焦虑和无助后,群里大段大段的闲扯和良莠不齐的信息逐渐开始变得无趣,甚至让人难以忍受。
崔崔也不再有兴趣一屏一屏地认真翻看,从中找到某条有用的消息。“接触了科学的育儿知识后才发现,我之前在群里看到的都是什么啊。”
渐渐地,崔崔退出了大部分的育婴群。如今,她的手机里只剩下了一个成员比较相熟的邻居群,以及一些约玩、购物类的功能群。
“我不太喜欢闲聊太多的群,我不是全职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现在想想,前期加的那些育儿群除了缓解焦虑,对我也没有实质的精神支持。”
02
没有一个人,
能逃脱这“黑洞”
如果说崔崔是在育儿早期“病急乱投医”,那么娜娜则是在一次次对育婴群的警惕之中,不小心掉进了这个“黑洞”中去的。
娜娜在怀孕生育过程中见到了很多焦虑的年轻父母,没日没夜地买买买,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有同事给孩子挑尿不湿,来回换了五六种。还跟一群家长在群里做测评,倒水看看吸收,干爽不干爽。
因此她坚信,任何母婴群最后都会变成买奶粉买纸尿裤的团购群。尽管从孕期建档开始就有各种名目的群试图拉她进去,但是她都没有动心。
“当然,不加群主要还是因为我比较粗枝大叶,不会因为孩子起个痘痘就叫唤。”
娜娜与两个孩子的生活照
然而,即使是意志如此坚定的娜娜,也没有在育婴群安利大军的面前战斗到底。抗争了一段时间后,她最终被同时怀孕的同事拉进了某个育婴群。
“她们说要交流交流经验,我不好意思拒绝。后来买过一次尿不湿。”
可能是原本对育婴群的期望就不算太高,娜娜在进群后甚至还有了一些惊喜。
在哺乳期时因为乳腺炎发高烧,在群里求助找揉奶师,很快收到了不止一个联系方式;后来当孩子出疹子时,她也会拍照到群里询问:这种情况是感冒发烧了,还是生理性的?
不过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在绝大多数时候,她还是觉得这些群价值不大。“二胎老母亲有经验了,心态也更淡定了。目前还有些这样的群,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都静音,我也不点。”
03
“群里的妈妈,
真的太较真了”
大多数新晋爸妈一开始加群的目的,本想跟有同样经历的人交流过程中,寻找心理安慰和认同感。结果却发现,有些群友不像是战友反而像是敌人,而自己的焦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四月刚刚接触这类群的时候,很快意识到,刚刚进群的人往往是不太敢随便说话的。
一旦有人问了比较浅显的问题,就会遭到老群友的言语打压;如果遇到问题去查百度,更是触及了底线,会被直接diss“对照百度看还是癌症呢”。
在四月看来,群里的很多家长有点过于紧张了。
“我的所有的育儿群,对‘把尿’深恶痛绝。一旦有妈妈吐槽老人给孩子把尿,群里都要骂十几屏。有的妈妈在群里说,我婆婆好过分,背着我偷偷去厕所给孩子把尿。我说你这样把会脱肛,她说没见谁脱肛。然后大家就在群里说,把尿是绝对不可以的,谁脱肛了会告诉你啊?!还会发一些科普链接。
但是我觉得也无所谓。把尿会影响骨盆,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有的理论。就算是会出现问题,也是少数的,不可能是把一下骨盆就会坏。再说走路姿势、翻身姿势不对,孩子的骨盆都有受伤的几率。没必要这么较真儿。”
图片由四月提供
在一些育儿群里,还对群里可以讨论的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好好研究一下群规,连提个问题都困难重重,还会动不动遭遇冷嘲热讽。
群里只能讨论“经过双盲测试”的正规方法。
有一件事情让四月至今仍感到有点耿耿于怀:
孩子没满月时,有一次因为肠胀气肚子痛,试了不少办法都没有用。她去儿童医院咨询,有医生建议她母乳期间少吃凉性水果,也有医生要她只能吃猪肉牛肉。
由于医生意见不统一,她就拿到群里来问。结果有人直接开怼:水果还分凉热了?你怎么不拿去热一下啊?
她安慰自己:可能带孩子比较累,所以妈妈们平时比较暴躁,心情不怎么好。
不过这件事过去以后,四月在群里就不怎么说话了,因为”一开口就感觉要被嘲笑。”现在,这些群基本已经被她当作了某涯八卦版块:“半夜喂奶的时候看看聊天记录,围观一下婆媳矛盾啥的,提提神。”
04
“本想寻找安慰,
却被骂到退群”
在年轻人养娃精细化、标准化的大趋势下,大多数人都曾经因育儿理念的不同,经历过不止一场群内互骂。
崔崔回忆,因为成员间的育儿里面不同,群里常常会发生争论,有时候还吵得很凶。
裸婚时代中,姚笛饰演的童佳倩因为“婆婆抱孩子前不洗手”,与其发生冲突。
“一个外婆在群里面说小孩子喂奶喂到六个月就可以了,六个月之后奶就没有营养了,不能再喂了。这个人在群里是比较受尊重的,一个是她比较年长,第二个她是北大毕业,然后又在医学院工作过。
吵得非常久。有比较客气的,但也有一些人可能不大认识她,说话比较冲。后来这个外婆就退群了。”
尽管自家孩子的育儿态度比较强硬,但崔崔觉得自己对于意见不同的其他家长还是保持着尊重。在邻居家的外婆退群后,两个人还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尽管对方对她喂奶到2岁的做法常有微词,但她也只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在一些网友的经历中,有更多的例子是——理念之争往往变成家长间的相互指责。
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的雨辛就曾在育婴群里遭遇过“杠精”。
疫情以来,给1岁多的儿子戴上口罩成了雨辛全家的难题。无论是温言哄劝,还是用玩具逗,孩子只要一戴上口罩,就会大哭不止并且以最快的速度从脸上扯下来。
被折腾得没办法的雨辛只能在某个育儿群里提问,希望能够找到遇到过类似难题的家长。结果消息刚发出去,就有一群人跳出来指责她:
“怎么可能戴不上,我家宝宝特别淘气都能戴口罩”“还是偷懒图自己省事,孩子扯你为什么不抓紧他的手”“不给戴口罩,对孩子也太不负责了”。
雨辛被七嘴八舌的群友围攻气得一股火窜上来:“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凭什么上来就说是我的错?我明明是来求助,结果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顿骂。”
不过最终促使她退群的,则是因为群里每天都会出现十几张婴儿各种角度的便便特写,还会配上各种生动的文字描述。
豆瓣上就曾有人在误入某育婴群后,被群里的爸妈发“便便图”的热情震惊。
图自豆瓣网友@魏紫
雨辛作为一名妈妈,本来能够部分理解父母发这些图的心理:“新生儿的便便能反映孩子的一些健康状况,所以很多人会发到群里咨询意见。”
“但是刷聊天记录的时候,常常毫无征兆地蹦出一大串特写来,真的是防不胜防。后来有一次那个照片实在是太高清了,我受不了就退群了。”
05
“以后可别再出这么虎的妈了”
不少受访者都提到了一件事: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育儿理论也有各种派系,有些方法甚至很难论证其是否有效。正因如此,群里的一些争论本身就没有正确回答,方法也是各有利弊。
然而群内成员对于意见不同者过于激进的态度,可能会一定程度导致观点的单一化和趋同化。就比如吵架到退群的外婆,以及被怼到不敢吭声的四月。
群成员的“异口同声”,很难不让人想到这一次的“趴睡训练”事件。
当事妈妈在发现孩子大哭时,首先想到的是拍视频求助群友。而群友清一色的“没关系”“你为啥每天慌张”的回复,更是坚定了她给放任孩子“解锁趴睡”的决心。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多位群内的付费会员表示,进群后引导老师存在言语打压行为。导师主张婴儿不大哭不干预,宣称别给孩子拖后腿。有会员表示,感觉被机构“推着往前走”。
然而从不少人的经历中可以看到,这种打压语气有时不止来自要赚钱的伪专家,有时也来自群里的一些爸妈。
某育婴群的聊天记录截图
当然,上图的言语打压是基于相对科学的育儿知识,而在这次的悲剧中,当事妈妈则是轻信了错误的理论。但是不可否认,在挑剔的气氛中,作为新晋爸妈挑战权威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
与大多数义愤填膺,甚至破口大骂的网友不同,几位妈妈对当事人有着不少同情和唏嘘。
四月觉得“出这种事挺不应该的”,但是也表示,初为父母的焦虑确实难以避免,在难以获取育儿支持的时候,这种焦虑也很容易被“伪专家”利用。
“我们社区没有育儿医生,儿童医院也没有日常保健检查的医生。正常孩子应该定期做健康评估,但是现在我这边是没有。所以群里拉来一个专家给你上课,可能(一节课)就十块八块的,家长觉得没什么呀,我听一听,学学知识。”
崔要幸运一点。在她养娃期间,社区签约医生会定期打电话询问孩子,还也为新手家长拉了沟通群答疑解问。
但是崔崔也说,医生不是家人不是保姆不可能样样事情都随时问到,有些问题也是靠群里有经验的人来回答。
“我很担心她心理调节的能力,希望她不要太过于责备自己。其实很难不去相信这样的专家,尤其是在付费之后,人们更倾向于相信自己付了钱的知识会比免费的更珍贵,更科学。”
跟妈妈们聊下来,会让人头脑中产生这样的画面:
每一个家庭都仿佛一艘大海中的小船,没有确切的方向,看不到清晰的目的地。
所有人都在摸索中前进,试图寻找最多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再从焦虑中找到自己的理性,在庞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甚至“赌博”。
身为中学老师的娜娜对育儿的“随机性”感触良多,这也让她从一开始就秉持“佛系育儿”态度的原因。
“我们搞教育工作,接触的孩子多,特别有感觉。你家孩子听话不听话,什么时候能懂事,看命。教育的运用,就跟医生一样,有时候治愈,但更多时候是缓解一下。”
不过,大多数家长可能并不能如此潇洒。甚至也不能说,这种“佛系”的态度就比精细化育儿更加优秀。
在“当爸妈”这件事情上,除了在医学上板上钉钉的结论,大部分人面对的问题,都是没什么绝对正确的解决方式的。大多数父母都要面临不断地摸索,甚至是频繁的自我否定,从而找到自己的“航线”。
就像身为东北女孩的四月,尽管一开始对新闻中的妈妈表示了理解,但在1天后还是气呼呼地发来了下面这张照片,并且补充说:
“这个小肚兜,真的是我一个老母亲对宝宝们的祝福了,以后可别再出那么虎的妈了。”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 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