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256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以科技创新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施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305
港币
1595
威望
6382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7-25
以科技创新
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记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总经理
施一新

滚滚长江东去,烟波浩渺,美似丹青。江畔一颗明珠---沙钢集团,它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谱写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壮丽篇章。
从引进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第三次革命样板”的75吨超高功率电炉,到建设亚洲第一炉;从蒂森克虏伯“凤凰”的“世纪大搬迁”,到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超薄带,一次次“飞跃”,“科技领航、创新驱动”是沙钢始终不变的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执行。作为执行团队的主要领头人之一,施一新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坚,让沙钢转底炉技术走在全国同行业前端;他靠前服务,开发高端客户,让沙钢品牌进一步“叫响”全国;他紧盯科技前沿,推动硅钢新品开发和技术进步,誓要摘得“钢铁皇冠上的明珠” ……
30年接续奋斗、30年不负韶华,施一新用实际行动践行集团决议,带领团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登攀,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沙钢高质量发展筑基累土。

执着钢铁,要做就做最先进

“沙钢始终着眼当代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保证项目建设5年、10年甚至20年都处于先进水平。”进入沙钢30年,从实验室职员到车间班长、电炉项目办主任、小转炉炼钢厂厂长,再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施一新始终将沙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工艺技术改进,都坚持“要做就做最先进”。
长久以来,高炉系统饱受除尘灰的危害,含锌 尘泥的处理更是钢铁行业一个世界性难题。而沙钢则靠着“科技创新”理出了新思路,在废弃物中看到了“宝藏”。
“转底炉能够把锌、铁等资源提炼出来继续循环使用,不仅实现降本增效,又可减少污染,提升沙钢整体生态环境。”施一新提议建设沙钢的转底炉。
要不要建?集团上下也有过争议。且不说当时的转底炉设备还处于小型模拟阶段,既无成功经验,又没有成熟技术,摸石过河的风险不小。单单3亿多元的资金投入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施一新深入现场查实情、组织会议解难题,时常夜幕深沉仍在伏案钻研,撰写分析报告。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沙钢转底炉项目上马。
走进转底炉车间,不见灰尘飘飞,但听机声隆隆。电炉灰、高炉除尘灰、转炉除尘灰、污泥等废弃物经过混合、造球、高温还原等工序,分别生成金属化球团和氧化锌。一个送回电炉循环炼钢,一个对外出售,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目前,转底炉日均消化各类废弃物80-90吨,年回收氧化锌 粉约9000吨,年销售金额约4500万元。
其实,转底炉达产顺行的难度远超想象。起初,因原料成分复杂、配量多变,转底炉常常“罢工”,除尘布袋就是个不小的难题。“转底炉生产过程中某一元素改变了粉尘凝固点的区间,几次更新布袋也没能彻底解决。”施一新介绍,他和团队提取堵塞物样本,远赴北京石油大学与相关专家一同分析其物相、成分、组成。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上百次对比印证,终于彻底解决堵塞现象。
改进、再改进,沙钢将转底炉进行了全面技改提升,开发出了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底炉处理含锌 尘泥、综合回收铁/锌的成套工艺技术和装备,先后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要做就做到最先进,做到最好,才能有好结果,领导认可、产生效益,形成正向的良性循环的工作过程。”施一新说,这份对科技创新的执着,源于对钢铁的热爱。

追求超越,瞄准“钢铁皇冠上的明珠”

科技竞赛如同马拉松,却又需要短道速滑的拼劲。
“现在水平最好,但是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施一新深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不关注科技、不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就会放缓,竞争力就难以突出。他笑言,“自己没有喘息的时间”。
2015年,沙钢决定引进国内第一条超薄带工业化生产线——双辊薄带铸轧技术,该技术可不经连铸、加热和热轧等生产工序,由液态钢水直接生产出0.7mm-1.9mm的薄板、热卷板,好比日常生活中的压面机,直接把面粉变成了面皮。其流程短、能耗低、投资省、绿色环保的优势,既符合市场之时、发展之势,又紧贴国家之需。
然而,当时这项技术仅掌握在国际上少数老牌钢铁企业手中,如何让超薄带打上“中国印”,标上“沙钢”牌?如何让公司决策成功落地、投产达效?
施一新带领团队先是赴东北大学考察,后又与美国纽柯公司展开多轮谈判,不顾时差、挑灯夜战,一遍又一遍分析技术、对比数据、考察成熟度、实验调试,合同文本“扣”到每一个字眼。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工艺布置到节点推进,施一新全程跟踪,扎根一线查看热调试情况,“钉”在现场抓生产,遇到问题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协调攻关。
去年,沙钢超薄带工业化生产线刚一亮相便“技惊四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说:“这是中国钢铁企业钢铁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和成功实践,必将对中国钢铁生产技术,特别是超薄带生产工艺流程变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重要影响。”
成功值得庆祝,但施一新并未就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之中。凭着多年生产经验和大胆创新,高碳钢、耐候钢、高强钢、加硼钢等新产品陆续问世,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车漆等领域。
近年来,沙钢牢牢把握市场规律,通过对信息、环境深入细致的分析,把科技创新的目标锁定在了“钢铁皇冠上的明珠”——硅钢上。
瞄准新目标,施一新带领团队投入新一轮技改攻坚:原本硅钢生产要经过转炉、RH炉、板坯连铸、连轧等6道工序才能产出冷轧硅钢原料。而施一新和团队正在研发RH炉到铸轧机直接成型的生产工艺,可实现硅钢生产由传统800-1200米工艺路线缩短至52米,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大大提升产品质量和各项性能,可以说是对传统硅钢生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
“对企业来说,先进的科技不仅要落实到产线,还要真正产生效益,真正让产品出来,满足用户要求,这里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施一新说。

守望初心,助力沙钢高质量发展

30年风雨兼程,施一新的奋斗与创新,永远离不开钢铁。他早已将自己的梦想与“百年沙钢”的梦想牢牢拴在一起,守望着不变的初心。
在服务、开发高端目标客户上,施一新同样不遗余力。围绕沙钢高品钢、高端目标客户比例提升“两高两提”,他带领“产销研一体化”工作团队,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和产品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研发方案,再进行试产、试用。
某国际知名企业是沙钢的重点客户,每月钢需求量1万吨,为了拓宽市场,施一新率队多次赴该企业与高层领导商讨。合作过程中他发现,该企业所用的钢产品档次不高。经过多次沟通,施一新根据该企业实际,建议其往中高档钢产品发展,同时扩大用量。这一从“用户端”出发的建议很快得到采纳,双方合作进一步加强,每月用钢量增长至4万吨。
实现高质量发展,沙钢将在机器人和大数据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推进“机器换人”,将产品质量要求高、工作劳动强度大的岗位,逐步用机器人替代,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生产信息的采集和大数据分析,不断改进提升工艺流程,为科技研发提供基础支撑、开辟更大空间。最终,让沙钢的产品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向着人均产钢量2000吨的目标迈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坚定沙钢‘科技领航、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以科技创新实效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施一新坚定地说。
格言:一生只为沙钢来。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