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77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回归本真,教育的幸福无处不在——顾松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315
港币
1613
威望
6426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3
回归本真,教育的幸福无处不在
——记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顾松鹤


三十多年前,一个青涩的青年踏进师范的大门,从此选择了今生与教育为伴。从塘桥镇青龙中学到塘桥初中、妙桥中学,再到市教育局机关科室,如今回到塘桥初级中学,一路的坚守与奉献,为他的教育人生谱写了平凡中不平凡的华章。他就是现任塘桥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顾松鹤。

改革探索学校文化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具有文化的力量和心灵的温暖。面对塘桥初中这所百年老校,如何在承续历史深厚底蕴的同时,重新焕发它的生命力,成为师生幸福生长的家园?顾松鹤陷入了沉思。剖析塘桥初中的发展历史,结合市教育局提出的“优质学校”建设要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顾松鹤与时俱进,不断强化使命担当,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制定出了学校文化系统框架:以“幸福塘初人,和谐美家园”为师生共同的愿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提出了“正、真、精、合”的学校核心价值四字箴言。正,即公平公正;真,即回归本真;精,即精益求精;合,即团队合作。这一核心价值既直指当下教育公平这一重要话题,又鼓励回归教育最纯粹、最美好的本质,在团队合作的力量引导下,构建师生共同向上生长的美好学校。全校上下以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信仰,在顾松鹤校长的感染和引领下,不断探索前行。
有了这样的文化引领,随后便有了《塘桥初中师生关系7项修炼》《塘桥初中家校关系7项修炼》《塘桥初中学生7项修炼》等文化主张,及时制定了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章程》,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出《塘桥初级中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案》《塘桥初中评优评先考核评价标准及办法》、《塘桥初中骨干教师考评方案》等管理文化。突破性的文化建设让百年老校更富有时代的内涵和气质。学校在近几年先后被评为张家港市德育特色学校、张家港市依法治教先进学校、苏州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张家港市先进文明校园等,都得益于顾松鹤校长提出的文化理念。
作为学校党政一把手,顾松鹤始终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 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办公桌上、家中,随手可及之处,处处都摞着厚厚的书,他将阅读渗透在生活中,用阅读来丰富自我,提升自我,这始终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孜孜不倦,追求教育理想,进行改革和探索的源泉动力。他看过的每本书上,总能寻得他思想精彩绽放的痕迹。每有收获之时,他便兴致勃勃与老师们共同学习、探讨书中的丰富内涵。
他常说,校长必须是有教育情怀的人,必须懂教育、爱教育,为人师表,有信仰。对党的教育事业赤胆忠心,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不忘初心,顾松鹤就是这样一位浩然正气、不断改革探索的校长。他先后获得了“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实践创新课程建设

如何营造适合生命差异成长的教育生态?怎样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路径,不断实现超越呢?顾松鹤认为,学生是学校办学的中心,课程是学校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核心元素。于是,一场顺势而为——顺学生成长之势,给予学生生命关怀、帮助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改革活动,在他的引领下,轰轰烈烈地席卷了塘桥初中的每一个角落。
他试着在课程整合上做文章。他敏锐地意识到,现在学生的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教育问题,于是他开发实施了三级生命教育课程,一是通式普惠——开发“生命与健康”课程,二是重要节点——穿插主题团辅课程,三是特需对象——“心灵成长训练营”课程,努力构建呵护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阳光地带。
他认为,学校要能够承载学生美好的记忆,教育要能够包容学生成长的世界,要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于是他带领老师们研究开发了四十多门校本课程,并梳理出校本课程体系脉络,按照学校的文化理念,分为七大领域:文学艺术类、实践探究类、运动健体类、益智怡情类、语言文化类、生命教育类、生活环保类等。采用课程负责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招生模式,犹如一个“自选式超市”,既满足了学生对自我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需求,也更好地促进了课程项目老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因此,学校的学生每年在江苏省青少年普及机器人大赛、江苏省青少年电子百拼竞赛、苏州市中小学围棋比赛、张家港市“市长杯”校园篮球比赛等各级各类活动中都获奖连连。
在学校师资老龄化严重,生源结构出现较大改变的趋势下,顾松鹤敏锐地发现,陈旧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他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展开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课堂试验、教研探讨、再试验再探讨,形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基于协同学习的“一三六”适学课堂实验方案》,研制出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他经常走进老师们的课堂,观察老师与学生的课堂样态,奋笔疾书,听课笔记本上满是他观察思考的成果。他在不同学科之间探寻一种共通的脉络,探索新时代课堂发展新方向。
顾松鹤始终认为:只有作为,才有地位;只有精细,才有精彩;只有团队,才有力量。课程改革是他做教育不变的初心。在他的指导与推动下,学校被评为苏州市中小学生社团建设先进学校、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张家港市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发展提升教师队伍

学校发展的希望在教师,发展教师是校长的主要工作。
顾松鹤校长一直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利用“正能量,真教育”立德树人大讲堂,展示教师育人情怀、奉献精神、教学风采。坚持开展“好管理,美学校——塘桥初中优化服务大家谈”,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参与思考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思维博弈中寻找最适合学校发展的共生力量。教师节隆重举办“清风拂校园,杏坛铸师魂”表彰活动,表彰“杏坛榜样”、“育人模范”、“教学先锋”,开展“学身边榜样,扬高尚师德”青年教师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时出台了《塘桥初中重大事项汇报制度》等,提高全体教师的政 治敏感度和规矩纪律意识。在2018年张家港市教育系统举办的“师德建设优秀案例”评比中,学校的《红色引领:内外兼修培养尚美教师》荣获一等奖。
为了帮助教师快速成长,顾松鹤校长经常给老师们搭建各种平台,举行新教师岗前培训、新老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师徒结对,切实推进导师制活动;召开青年教师培养主题会议,开展青年教师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成长量身设定规划、目标、要求;鼓励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强化交流分享等,帮助老师们加快成长步伐。
他时常勉励老师们,要做永不满足的学士,善于计划的谋士,抢滩登陆的勇士,而这恰恰就是他的自画像。
教育家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顾松鹤一直是一个有情怀的教育者,他不断探索学校教育的真谛,为学生打造适合的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师,做着教育的守望者。他的教育格言就是:“回归本真,教育的幸福无处不在。”

格言
回归本真,教育的幸福无处不在。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