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424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打好人生底色 育就健全人格——蒋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305
港币
1595
威望
6382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0

打好人生底色
育就健全人格
——记凤凰中学校长
蒋斌


蒋斌,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苏州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中小学首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作为苏州市骨干教师参加省中考命题技术培训,苏州市中考命题专家组成员,张家港市中小学通式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
近几年分别获全国说课比赛二等奖,苏州市评优课一等奖,张家港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及评优课一等奖。开设苏州市级、张家港市级公开课、展示课二十余节,开设苏州市及张家港市讲座十多次,发表苏州市及省级以上文章30余篇,辅导学生在竞赛中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有数十人。曾获张家港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师篇
“逼”教师专业成长就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人才。曾任过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非但大学如此,基础教育要想打牢根基,起根本作用的绝对不是一流的教育装备,而是一流的师资队伍。人才与软实力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标。教师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蒋斌调任凤凰中学担任校长后,发现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已经接近45岁,教师平均年龄偏大,就会多了经验,少了锐气。如何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资源,成为我校在队伍建设上的一大课题。
教师是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体,他们因为有思想而高雅、因为有思想而高贵。对于有思想的人来说,走进他们心灵世界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他们的思想、读懂他们的思想、引领他们的思想。作为校长对学校管理首先是思想的领跑,蒋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观”,即职业观、集体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职业观,教师工作是一项事业,而不仅仅只是谋生的手段;集体观,学校是全体教师生命成长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习观,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学生观,学生是全体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的工作都是为了打好学生人生底色;教学观,学生的学是教师永远不可替代的,教学的核心要把设计“教”转移到设计“学”。
朱永新教授认为:“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读书和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专业价值。活动是启航和腾飞的支点。学校以读书和谈心为抓手展开系列活动。通过教研组学科阅读,班主任专业阅读等来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另外由校长室组织定期和教师谈心,通过谈心和老师沟通思想、增进了解、提出期望,通过谈心让教师认同“逼”教师成长就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的观念。有一年市级骨干教师评选之前,蒋斌利用一天的时间和近三十位青年教师做了面对面的谈话,对照评选条例逐一对照,指出问题与不足,提出目标与期望。他经常和老师们讲的一句话是:你在专业发展这条道路上你能走多远,我们学校就为你把这条路铺到哪里。
活动开展,还要用多样的评价来回馈落实。评价可以督促教师的专业进取的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做法主要有三:一是评价进展。对每位老师的目标完成的进展程度及时给与点评,加强过程性的管理,有效督促教师。二是评价团队。教师个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团队发展的基础上的,学校设立“先进备课组”“书香教研组”的专项评比,极大的激发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积极性。三是评价成果。每学期末,把每位教师的教学教育的成果拿出来“晒一晒”、“评一评”。
总结能令人反思,能够使人提升。具体主要有二:一是经验的总结。经验总结突出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清楚地揭示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蒋斌要求每次教师例会都要进行“桐荫讲坛”,安排骨干教师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回顾,共同分享。二是材料的总结。定期把教师的教后反思和读书笔记等及时的进行汇总,汇编成册。

学生篇
教育是为学生打未来的底子,而不是给教育者挣今天的面子
教育是个良心活,每一个孩子要成长,需要关注方方面面,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是世界创造的独一无二的孤本,他们都是不能复制的,他们的存在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教育是为学生打未来的底子,而不是给教育者挣今天的面子。单纯的分数,绝对不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代表性数据。
蒋斌一直提醒教师,学校不是一个功利场,每一个送进来的孩子都是高贵的生命,都必须予以尊重和关爱。学校以“仁”作为核心文化,始终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长足的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近几年尝试实施课堂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分层教学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每个班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就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产生了求学的动力,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蒋斌要求不仅关爱那些优秀的孩子,更是一直推行“潜能生激励”的教育活动,我们通过德育导师制、质量跟踪制、公开表彰制等制度建设,对潜能生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受到了明显的效果。每次的升旗仪式上,都由校长给潜能生颁发进步奖,这是一种真心的关爱,只要进步了,就是成长的见证。
现阶段依然存在教育的评价手段单一的状况,人们只会用一种方式衡量无限丰富的学生,这的确是一种悲哀。有些孩子慢一点不见得就是不优秀,菊花开在秋天,梅花开在冬天,这不是它们比桃花杏花落伍了,只是它们的花时未到罢了。“慢不是过错,而是一种节奏。”所谓快慢,不过是相对而言。作为老师,术业有专攻,你肯定要比绝大部分学生快,这没什么好炫耀的。作为学生,他们也有着先天后天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差异。让乌龟和兔子赛跑,是逻辑上的悖谬,就像让乌龟和兔子比赛游泳一样不可思议。所以学校努力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只看“冷冰冰的分”,而是更多关注“活生生的人”。蒋斌认为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的品德看得比分数更重要,把学生的人文素养看得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把成人看得比成才更重要。学校在前几年就改变了传统的“三好”学生的评比,推出“仁爱之星”评选活动。活动评选出在科技创新、读书写作、体育竞赛、文艺表演、文学创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学校在积极准备以“仁者无敌”积分卡为载体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在蒋斌“打好人生底色,育就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近年来学校分别获得张家港市课程改革深化工程示范学校,张家港市德育提升工程示范学校,苏州市传统体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格言
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
被学生爱是教师的感动。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