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931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双11将至,网购新玩法背后又有多少老“套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618君
 

发帖
409
港币
196
威望
743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每年的“双十一”,买家不仅要“拼手速”,还要“考脑力”。笔者注意到,淘宝官方给出的“双十一”攻略里,促销节期间各种名目的活动就有十多种;京东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购,且多以10至30元定金为主,成1.5至3倍翻倍;苏宁易购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赚红包……
“双十一”营造了国内一年一度的“消费狂欢”,其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全球。但在国内市场,其中违法违规行为多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网购的生态环境,需要“剁手族”们擦亮眼睛。
新“玩法”背后有哪些老“套路”?
假冒伪劣、虚标原价、刷单炒信、误导宣传……这些都是往年“双11”常见的“骗局”,今年又有哪些“套路”需要额外注意呢?
预售模式“坑”不少,规则不清“陷阱”多
预售模式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双十一”当天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的系统瘫痪,同时也给商家更加精准的销售预估,库存准备。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可能会遭遇“定金”和“订金”的问题,一般来说定金不退,订金能退,各平台对于“双十一”规则的设置应当公开、透明,并且有特殊说明,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线上线下同款商品,质量却不一样
很多网友有疑问,为何网上买的纸巾薄很多,同品牌的羊毛衫羊毛含量少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一些品牌的货品在“线上线下”仍未完全打通,就存在电商专供款,“价低降质”。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先涨后打折成“潜规则”
为制造低价,不少商家会采取先涨价后降价的方式。比如,某款女装平时的网络售价为200元,标示原价为300元,在“双十一”前商家突然将原价标示为390元,活动为打五折,实际销售价格为195元,比平常售价只低5元。 “双十一”等电商大促期间往往是网络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层出不穷。笔者友情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贪小失大。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