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l$X![@6= 两个低年级的小学生为了抢东西打架,一位家长批评自己的
孩子↓↓↓
YLFM3IaP
MT(G=r8 >Z!H9]f( 刚听到这段对话时,以为就是家长教育孩子承认错误,孩子不愿意。可是听到后面,却被孩子那句“你总向着别人,不向着我”扎了心。孩子为什么不肯认错?遇到孩子不肯认错的情况,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
CZ}%\2>-v
N9X`81)t uM74X^U 孩子为什么不肯认错?
z3(:a' ,R5z`O 1.
+nm?+F 孩子不肯认错,可能是需要情感抚慰
t7qzAr 我们有多少家长犯过这样的错误:
*;X,yEK[ RZ GD5`n 本想教育孩子遇事多检讨自己,学会体谅他人,没想到却在无意中伤了孩子的心——让孩子觉得爸妈总是“向着别人的”,而“我的需求”没有人在意,“体谅别人”总要以“我的委屈”为代价。
Nc[[o>/Cb KdU&q+C^ 这时候,孩子的“死不承认”,恐怕不只针对事实本身,而是在用和父母一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反复强调对方的错。言下之意是想说:对方也伤害了我,你为什么看不见?
MWn+e YCS8qEP& 体谅他人,且主动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原本是一种成熟且美好的行为。
K %Qj<{) {+^qm8n 能够体谅他人的孩子,首先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这就是一种心理发展上的成熟;而愿意真心体谅他人的孩子,往往也有许多被人理解和体谅的经验。因为他的内心是富足的,付出的同时总有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所以他会更愿意主动承担、主动体谅,主动包容。
.|x"'3# ~2 M+Me 其实我们大人何尝不是这样,自己的委屈没人理解时,哪有心情体谅别人呢?
O YayTKxN x'hUw* 案例中的孩子所强硬坚持的,或许只是为了爸爸妈妈的一句理解与安慰吧——“他的确做错了,我们知道这对你不公平,让你很委屈。”
'1[Bbs ;vLg4k 有了这样的情感抚慰,再告诉孩子他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解决问题除了打架,其实还有很多更有效的方式。
mYw9lM v5g]_v*F 这样说,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了。
X2S:"0?7 {[$JiljD 2.
ZG bY 家长找“借口”,让孩子有样学样
v]e6CZwo 学习理论认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学来的。
EViQB.3w\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