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 C
寒假临近 ,L OQDIyn
“揪心”大片《熊孩子放假了》 W@\ (nfD2
即将上演! A4mSJ6K]
Ejq#~Zhr!
为了更加有效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NV r0M?`4
不少家长会选择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 k#:2'!7G
23DJV);g8
针对即将到来的校外培训旺季 "gW7<ilw
苏州市教育局发布重要提醒! AD('=g J
;o<m}bGaT
注意 D,ly#Nn
W
>(vYU
一是近期处于秋冬流行性疾病高发期,公众聚集存在一定风险; 6*@yE
->lu#;A5
二是近期我市出现个别艺术类、少儿语言类培训服务机构倒闭停业关门的情况,众多消费者遭受损失; EN!?:RV
fYrGpW(`
三是建议家长不要盲目攀比,应理性看待文化类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要根据孩子特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dqUyQ
vf~`eT
想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的机构的家长 o5aLUWi-
一定要牢记以下这几点 Wd(86idnc
9TxyZL
选择培训机构 “四要四不要” SNT5Am z!
efz&@|KR
4O{Avt7C
[*m2
YH:8<O,{-
一要查看经营资质 La[K!u\B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课程培训的文化类培训机构(以下称文化类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要求挂在办学场所进门的醒目处,称为“有证有照机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艺术、体育、科技、研学类的培训只需要持有营业执照,称为“有照机构”。 ] q~<=
8X?>=tl
qO`qJ/
{w^uWR4f
二要辨别广告宣传 =sOo:s
机构的招生广告用语应符合《广告法》相关规定,近年来,招生宣传的发布形式除了传统的媒体广告、招生简章外,更多的使用自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互联网载体,市民务必要关注媒体发布的广告,务必仔细甄别内容是否存在违规、虚假、夸大、不科学的表述、不负责任的许诺。家长可以通过查询机构经营信用信息、营业场所租赁情况等了解机构运营状况,多家对比挑选。 _U)%kY8
"?.~/@
hF&}lPVtv
f*xpE`&
三要了解老师资历 MQcr^Y_
任中小学语数英物化生等文化课程的培训教师应取得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家长可以在文化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场所公示栏中进行查询。根据“学校在职教师不允许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之规定,家长决不能轻信校外培训机构所谓的“名师”。 `xKFqx:e
kVDe6},D7
>P. 'CU
xU9@$am
四要保存合同发票 dv
N<5~
家长应主动要求与机构签订正规的培训合同协议(纸质或电子均可),在缴费前,应仔细查看条款内容,特别注意违约条款、免责条款等。不轻信机构特别是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应将具体要求全部落实到合同协议当中,特别是收费金额、收退费方式、优惠赠送等条款,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家长还要保存好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如果遇到权益受损问题,要及时收集好证据,可以与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有办学许可的可以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没有办学许可的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12315电话求助,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等方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y:}sD_m0W
l)+:4N?iVv
pz doqAVI
Ps R>V)L
?PPZp6A3L=
不要去“无证无照”非法机构 sP$Ks#/
如发现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学科培训的“无证无照” 非法机构或者从事“放心班”服务经营的有照服务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存在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课辅导的违规情况,应及时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查处。如发现其他非文化类“无证无照”经营的机构应向当时市场监督或综合执法部门投诉举报。 V7t!?xOL
T,JA#Rk|1N
>adV(V<
#NRh\Wj|
不要去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 eR!G[C w-
切勿选择开设在居民住宅、厂房或者房屋质量、消防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有的培训场所与居住场所合用,设置楼层不符合规范,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不足,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家长与孩子应提高安全意识,培训前明确逃生通道,注意乘坐电梯安全和交通安全。 ")lw9t`
XT@Mzo49z\
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