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盲盒文化特别流行,堪称万物皆可盲盒。“你永远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但永远充满期待。”
开学之后,“文具盲盒”更是大行其道。
“文具盲盒”成学生新宠
日前,记者在下午放学时间来到市区一所小学,不少学生径直走向校外的文具店。文具店的显眼位置摆放各式包装精美的盲盒。
盲盒价格从10元到几十元不等,包装上印着“惊喜”“要不要试试”等吸引人的字样和图案。
笔、橡皮、便签 …… 这些日常文具,加了精美的盒子,便有了神秘感。
“来买文具的学生都很喜欢盲盒,没几天就脱销。”文具店老板说,开学后各种款式的盲盒都卖得很好,有的学生一口气要买好几个。
记者买了三款不同的“文具盲盒”,价格分别为10元、15元、22元,一共有11样东西,包含笔、橡皮、明信片、钥匙扣等。记者又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文具盲盒”,商品种类五花八门,包装精致很是吸睛,有几元钱的“惊喜盲盒”,也有几十元的盲盒套装,贵的近百元。
商家宣称,盒内装的是笔、笔袋、笔记本等各类文具,并以“可能抽中隐藏款、5元钱币”等为噱头吸引买家。
不少家长表示,担心这种类似博 彩的消费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上瘾、过度消费等不良影响。
盲盒惹事了!
近日,市监局消保委开发区分会接到一位家长王先生的投诉,称其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乐乐沉迷于购买一款盲盒玩具,在花完自己的零花钱后,为了买到心仪的盲盒玩具,竟然从家里偷偷地拿钱出去买。
乐乐的父母王先生夫妇十分无奈,找到了市监局消保委开发区分会,希望能帮忙约束商家的经营行为。
经调查,盲盒属于新兴事物,按照其营销模式,可大致分为传统型盲盒、赌博型盲盒、有奖销售型盲盒、抽奖型盲盒四类。
经了解,王先生女儿乐乐购买的是传统型盲盒,其本质是商品购买,由于同一系列的盲盒价格是相同的,且外包装标示了可能含有的商品及其外观,消费者也可通过外包装了解到生产商等商品相关信息,这种形式的盲盒在实务中已被社会大众接受,原则上并不违反明码标价等商品交易法律法规。
鉴于此,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一方面王先生夫妇应加强与女儿的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其走出盲盒购买的坑,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另一方面,要求经营者尽量避免将盲盒出售给未成年人。
友情提醒:
购买盲盒要有度,家长应引导孩子抵制诱惑,如果发现孩子沉迷,可通过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引导孩子回归理性。消费者要认清并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保留购物票据等相关凭证,一旦权益受损,要及时依法维权。
来源:偶俚张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