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晚,涉毒艺人宋冬野在演出被举报致取消后,发文“喊冤”,情绪激动。文中诸多观点引发巨大争议,遭到众多网友的批评和反驳。
12日,宋冬野的微博账号被禁言。在此之前,他曾用过激言语回复网友评论,目前已被删除。
宋冬野,1987年生,曾活跃于内地歌坛。2016年因吸食大 麻被北京警方控制,此后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一直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大喊“冤枉”: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冤枉,我没有杀害缉毒民警,也恰是缉毒民警告诉我,吸食毒 品属于违法行为,贩毒才是犯罪行为,吸食毒品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
◆用错误的逻辑掩盖自己的过错:
“哪有什么无需就无供。在毒品这件事上,‘供’一直单方面创造着‘需’!杀人的一直都是贩毒者,不是我!”
◆以艺人工作不好干为由,为吸毒找借口:
“艺人这个行业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重灾区,而往往就在这种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贩毒者有预谋的出现了...谁能扛得住这个被伪装成糖的毒 药呢?”
◆从质疑“为什么自己的演出被取消”,到质疑法律公正:
“到底是相关法律法规算数,还是个别人只言片语的举报算数?”
“为什么在‘三年禁演期’过去由两年后,还要禁止我演出?如果恶意举报的‘群众’会左右法律的公正,那么买了票等着看演出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又算什么?”
对以上几点,众多网友进行了反驳和批评(宋冬野曾在部分评论下过激回复,目前已经删除)。
首当其冲的,是其“受害者”的言论。
有网友引用2020年7月@中国警方在线 的微博,指责其言论不负责。“在这条罪恶的利益链上,吸毒者也是一环。特别是一些知名艺人缺乏自律自重,没有负起公众人物应有的责任,那些为吸毒而花出去的钱都变成了毒资买了子 弹,打在了缉毒警的身上!”
没想到,宋冬野随后竟回复,“觉得(委屈)”,被网友截图(目前这条回复也被删除)。
这则回复以及宋冬野此前的言论,
使得不少网友、媒体站出来呼吁
对涉毒0容忍,
尊重、珍惜缉毒警察用伤痛、生命
换来的禁毒成果。
缉毒警察,
和平年代里警察队伍中最危险的警种之一,
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出生入死,
2017年以来全国有
30余名禁毒民警牺牲、
60余名禁毒民警负伤。
与毒贩交锋中,受伤、流血是家常便饭,
这些伤痕,
成为一道道无法抹去的“勋章”。
#英雄父子先后牺牲在禁毒前线#
前阵子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高度讨论。
1994年,云南临沧民警张从顺抓捕毒贩时被手 榴 弹炸伤牺牲,2020年,张从顺之子、民警张子权倒在办案途中。
在禁毒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克毒品背后都可能是流血牺牲。
“干禁毒民警,哪个没有流过血?”
一位不能露脸的
缉毒英雄这样说道
因职业的特殊性
禁毒民警从不在公众面前露脸
也不愿让家人替他们担心
他们立下的累累战功
只能深藏在心里
荣获的无数勋章
只能悄悄地放在办公室里
而这些荣誉的背后
付出的是汗水、鲜血,甚至生命
还有留在他们身上
那些大大小小的伤疤
那些永远摘不掉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