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42阅读
  • 1回复

[港城杂谈]一起来聊聊手机上网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莫名其妙
 

发帖
2125
港币
1395
威望
5405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4

当今社会,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

WiFi、手机已经成了年轻人,

哦不,

应该说是全年龄段人群的生活必备!

但同时与日俱增的,

还有因手机上网不当,

因此造成的个人信息泄露、

财产损失等问题!

今天,

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

手机上网安全的那些事儿!


Wi-Fi安全

问:流量不够了,可以连公共场所的

免费Wi-Fi吗?

●在公共场所连接Wi-Fi时请同商家仔细确认Wi-Fi名称。

●避免使用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

●不使用陌生的Wi-Fi进行网络购物和网银支付。

温馨提示

某些公共场所提供无线网络,因采用的是开放网络,不需要密码,所以使用智能设备很容易就能连接上。但如果免费Wi-Fi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容易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造成财产损失。

问:手机自动连接了某个 Wi-Fi热点,怎么回事?流量不够了,可以连公共场所的Wi-Fi吗?

●有些手机在搜索到不是同一个Wi-Fi热点但名称相同的Wi-Fi时,也会自动使用保存的密码连接,这就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日常不用Wi-Fi时关闭手机和笔记本的无线局域网功能,以防自动连接恶意Wi-Fi。

●当手机或笔记本连接上Wi-Fi后,留意连接到的Wi-Fi热点名称。


问:用Wi-Fi密码共享APP蹭网安全吗?

●建议不要使用此类APP蹭网。

●这种APP是默认分享联网智能设备的Wi-Fi密码的,许多人使用手机时不注意条款,直接点击同意,结果就被泄露了。

●连接到不明网络可能反被钓鱼,使用过程中,受害者所有登录过的网站、下载的文件、输入的密码都会暴露在黑客面前,从而轻松劫持受害者所有登录过的账号数据。

温馨提示

此类APP通常并不是依靠破译密码连接Wi-Fi,而是通过该软件连接他人Wi-Fi的同时,使用户分享自己手机里存有的Wi-Fi密码,然后把读取出来的账号密码存在APP的云服务上。用户在蹭网的同时,自己的智能设备也会处在一个不安全的状态中。

手机安全
问:手机收到不明链接,可以打开吗?

●短信链接的木马技术含量较高,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可能会导致手机中木马。

●一旦手机中了木马病毒,黑客通过在后台监听截获短信验证码,结合其他途径获取的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就会导致财产损失。

●不要点击任何短信中的链接。

●手机安装安全软件。

温馨提示

不要随便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更不要将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输入不明网站或告知他人。记住三个“凡是”:凡是自称公安机关电话办案,与其他部门互相转接电话的都是诈骗;凡是在贷款发放钱电话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或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客服,自称要理赔退款的都是诈骗。

问:网上下载了游戏应用安装包,安装到手机

上会有风险吗?

●下载应用请务必到手机操作系统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或到应用的官网扫描下载。

●安装应用时请仔细阅读隐私条款,谨慎选择应用所需的权限,后期若影响使用,可以再行修改。

温馨提示

各个手机应用市场对上架APP的审核力度不一,有些市场安全性不够甚至还被黑客入侵,将正常APP替换成恶意APP,因此不能随意下载渠道不明的应用。

问:街上遇到扫码送小礼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不要为了小礼品、小福利就在路边扫码参加活动,下载app或打开不明链接,要知道我们因此所丢失的个人信息可比这些小礼物值钱多啦!

●向他人付款前,请先于对方核实二维码信息。

●在手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可在识别到手机中招时及时清理。

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扫陌生的二维码,并不是所有的二维码都是安全的,一些恶意构造的二维码,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的泄露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问:手机丢了之后该怎么办?

●如今的智能手机就相当于我们的钱包、相册、文件夹,一旦丢失一定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挂失手机号码(SIM卡);致电银行冻结网银;挂失支付账户,重置支付密码。

●切记不要点击自称拾到你手机的人所发来的任何链接、图片或附件。

●为SIM卡设置PIN码,手机重启或更换手机后必须输入PIN码才能解锁使用。

●平时安装防盗软件,一旦丢失,可利用手机中类似丢失模式或软件,远程擦除手机中的数据。

温馨提示

手机丢失后如果不及时挂失SIM卡,黑客可轻易取出SIM卡换到另一部手机里收取验证信息。通常只需要提供证件号码、银行卡和短信验证码就可以注册银行卡的快捷支付,然后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银行卡内的资金。

问:喜欢在各大社交平台晒照,不会有什么风险吧?

●如果晒出的是原图,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原图包含的参数,获取日常活动范围、生活习惯等。

●也可能会导致被盗图,被冒用身份造谣等风险。

●建议关闭手机定位功能,通常是在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相机中关闭(各大手机系统操作类似)。

●同时关闭美颜相机、照片ps应用等自带的定位功能。

温馨提示

如今的智能手机拍照都含有exif参数,其包括光圈、快门、ISO、白平衡、日期时间,当手机GPS打开的时候还会有位置信息。黑客通过这些个人信息推理出个人生活习惯后,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离线白昼

发帖
853
港币
286
威望
1433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10-14
现在网络诈骗太多了

内容来自大港城APP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