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07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产改先锋影像记】施军贤:做工作就是要敢于突破,敢于争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卡尼吉亚
 

发帖
1524
港币
1388
威望
4751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4
施军贤



先锋档案
单位:江苏沙钢集团电炉炼钢厂
岗位:第一副厂长
荣誉:2013年   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奖
2014年   沙钢集团优秀业务尖子
2015年   公司级劳动模范
2016年   公司级先进个人
2018年   沙钢集团优秀思想工作者
2019年   沙钢集团劳动模范
2020年   张家港市五一劳动奖
2020年   苏州“最美劳动者”
先锋箴言



先锋事迹
从普通连铸工到车间主任,再到现在的分厂第一副厂长,自1995年8月进入沙钢至今,施军贤把“小我”融入“大我” 用实际行动和努力奋斗践行沙钢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敢于突破、奋勇争先,以身作则带领炼钢队伍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行“人性化”工作制,让广大职工幸福感、成就感满满,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攻坚克难,书写党员先锋故事。多年来,施军贤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为“钢铁强国”和“百年沙钢梦想”不懈奋斗。他恪尽职守、以厂为家,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与工友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大修时间紧、任务重,他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以上,饿了随便吃些干粮,带领职工将17天的工作量缩短至15天。对遇到瓶颈难题,他建立攻关团队,找准突破口,将筑炉检修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12小时。2019年更是在目标12小时的基础上再压缩10%,年度可增加生产时间860分钟左右,带领电路四车间创下最好水平。同时,他身先士卒,狠抓炉产提升,在低铁水比生产模式下,组织内部冷钢消耗攻关,特别是用好当班出来的红冷钢,实现热量回收,炉产量达104.21吨。在他的带动下,职工积极开动脑筋,挖掘潜能,先后创新实施了多项技改和工艺提升,为生产注入活力。

岗位创新,锻造高素质队伍。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实施管理,施军贤都把岗位责任放在首位,2021年4月调任第一副厂长后, 他牵头推进人性化管理模式,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以电炉三车间人性化管理方案为基础,形成全厂适用方案,通过“奖励积分”鼓励职工改进提升。同时,设立“月度优秀员工”评选,用正能量带动各条线开展工作;强化职工加班管理,尽量让每位员工合理休息;强化职工上下班长效监管,督促车间牢牢把控好班前班后会以及各种义务劳动时间;强化人员谈心沟通,帮助新员工及时掌握岗位的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人性化管理系列工作的开展,电炉炼钢厂职工的满意度大大提升,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骨干人员稳定率保持100%。

关爱员工,坚守为民服务初心。施军贤常说,“人要换位思考,作为管理层,要经常为职工考虑,帮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他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职工当家人,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一线了解实情,认真收集职工反馈的信息,并及时整理、分类处置。去年,在得知车间职工夫妻2人同时生病住院,生活陷入困难后,立即组织车间开展募捐帮扶,并自己带头捐出1000元。

坚持标准,扎实推行精益管理。按照公司6S-TPM要求,扎实推进“一月一区一样板”工作,深入现场指导检查,严格按照6S执行标准进行,并在推行过程中不断创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他提出了多个6S优秀创意,如连铸区域增加工艺工装件名称、功能介绍,中间包包盖加装吹氩接头等。电炉炼钢厂多个区域获得“优秀样板区”称号,综合连续数月稳居第一。以6S全员参与为基础,施军贤调动起全厂职工干部积极性,营造起全员关心、支持、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良好氛围。

来源:张家港职工之友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