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bXw]w
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家孩子写作业或考试时有粗心的毛病:经常把数字或字写错、没标音调、句子写一半、题算了一半漏了一半、忘记写标点符号、没填最终得数、忘记写单位和“答”……其实所有的都会,就是有点粗心大意、毛手毛脚。孩子为什么会粗心,父母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克服?其实,避免急躁与粗心的具体训练方法包括: gpvj'Ri7V
VEEeQy
集中注意力 HbSx}bM_9
TXl9c6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做其他事情,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4r2 x
o5XUDDi
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i!M[
>qvD39w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所以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于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因此,重视问题就不会轻易马虎、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0_pwY=P
gj;G:;1m
保持适度紧张情绪 W1`ZS*12D
|+~2sbM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当情绪过分紧张,或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比较差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智力操作效率往往是较好的。保持适度的紧张情绪,也是防止粗心的有效方法。 BmF>IQ`M?
64X#:t+
教师和家长不插手 |3@Pt>Ikl
2^M+s\p
有些教师和家长总怕孩子做错题,一天天坚持给孩子检查,无形中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做题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检查,错了再改就可以。家长应让孩子自己检查、锻炼其能力,克服马虎的坏习惯。 3A}8?
&LQab>{*K
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jtr=8OiL
FN`kSTm*0!
平时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养成好习惯。 q.F1Jj
;l?(VqX_E
改善家庭环境 N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