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同事吐槽儿子“废话”太多,自己都快被逼疯了。 OT"lP(,
$$/S8LmmK ;p .j
"vvFq ,c 她说只要孩子一放假,他们待在同一个空间里,儿子就会缠着她说个没完没了。 &,Uc>L%m {vCU^BN,k
>d)|r 走哪跟哪,连她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从“十万个为什么”追溯到宇宙起源,说得她都怀疑人生了。 IBF.&[[S 1URT2$2p
~v,!n/(' “妈妈,你猜我今天在楼下遇到什么事情了?” [ y$j9 “妈妈,你说西瓜为什么这么甜呢?” 7~ILRj5Nq “妈妈,太空上那三个叔叔什么时候回来啊?” Zm5nLxM …… gFgcxe6 UFJEs[?+Te
<6gU2@1 同事说自己整天被吵得脑瓜子嗡嗡响,烦得很。 bv_AJ4gS
s>V*=#L =I{S;md
8Q+TE; 家长们,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苦恼,孩子话多忒能唠? cRPr9LfD@ W|FNDP0
(2 mS v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个小话痨,那么恭喜你,这说明孩子很快乐! -1#e^9Ve\
UfO'.8*v
t>=GVu^ %{c2lyw 01孩子“废话”多,说明他很快乐 kv[OW"8t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快不快乐? o^N%;d1%E
看他“废话”多不多就行了基本上,废话越多,越快乐 EsS!07fAM: 我们家孩子从小就是个小话痨,自从她会说话以后,我们家彷佛多了一个唐僧。
N/`g?B[ 她嘴巴累不累我不知道,反正我的耳朵挺累的。
xDNw/' 最厉害的一次是,她把我和她爸聊困了之后,又跟自己唠起嗑来,还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
PwRNBb}6 出门看见小朋友就自我介绍想一起玩,小朋友要是不回答,她就直接问阿姨,小孩叫什么名字。
1.xw'i 身边人都说她是个热情的小朋友,整天慢悠悠、乐呵呵的。
78\\8* 观察身边的人,如果一个人90%以上都是废话,那么这个人一定很快乐;如果这个人废话不足50%,那么他大概率过得不太开心。
WJP`0f3 这是因为人的语言中枢和大脑兴奋神经是息息相关的,孩子说话越多越能刺激情绪的释放,心情好了他就更爱表达。
wP+'04H0 #0xm3rFy4 戴尔·卡内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和知识,85%取决于语言表达”。爱说话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他们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意思或需求,获取更多的资源。
Lp~c 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情感交流大都比较顺畅,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强,情绪也就更积极。
s'_$j$1 我们家孩子不仅话多,嘴巴还甜。
]IL3 $eR 2岁时我带她在小区玩,邻居奶奶给了她一块饼干,逗她:“奶奶好不好呀?”
>hh"IfIZ4 她一脸开心地说:“好!”
Ab/v_mA; 从那以后,她每次看到那个奶奶都会喊:“好奶奶!好奶奶!”
C[^a/P`i 奶奶一听乐坏了,经常给她带好吃的,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v UJ sFR 凭着能说、会说的本事,她在小区里和班级中混得如鱼得水。
Q9SPb6O2 l,ZzB," ]q@rGD85K 02孩子“废话”多
; \Y-
说明家里很有爱 `z5v}T )bF)RLZ 话痨孩子其实还是家庭有爱的表现,孩子是个小话痨,说明家里很有爱。
X/K| WOO6 《家有儿女》里的刘星,是个典型的小话痨,每天“废话”不断。
vs*_;vx 记得有一次小雪让他陪练舞,他一边跳舞,一边“巴巴”个没完。
9?v) “姐,你说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呀?”“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见过飞碟呀?”“我不是跟你解释过了吗?”
(d1V1t2r6 小雪已经不耐烦了,刘星还在问: I*%&)Hj~
“飞碟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的呀?”“你要再说话,我就把你嘴给堵上了啊!”“好好好……”
p3i
qW,[@
过了两秒钟,刘星又开始了: oM m/!Dc “你见过外星人吗?”
Uia)5z z8 最后,小雪被气得扭头走掉。
6eVe}V4W 这样一个“废话连篇”的刘星,生活在一个欢乐幸福的家庭中,父母恩爱,兄妹三人“相爱相杀”。
Ebmqq#SHjX 孩子身边的家人多的话,他听到的声音就多,才更容易说话好。
&fh.w]\ 而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家人之间越是有爱,孩子越是话多。
BZ8h*|uT" 如果你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爱说话,那么大概率来说,他在1~3岁期间,身边的家人至少有两个以上,且家庭氛围良好,和谐融洽。
+*]SP@|IYI 如果一个孩子非常不爱说话,和人交流时目光躲闪,不敢跟人对视,那么他在3岁之前,很可能身边经常只有一个看护者,或者家庭中充满争吵和矛盾。
^?JEyY 也就是说,孩子的话语发展如何,还取决于他3岁之前得到的养育情感是否丰富。
Q2??Kp]1 ^S>!kt7io b'i%B9yU:% 03孩子的“废话”里藏着重要的信息 ^2(";.m z2$FYn Q 孩子放学一到家,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确实容易让人感到不耐烦,甚至想吼一句:“你能不能闭嘴!”或者干脆左耳进右耳出,不当回事儿。
tauP1&%oH{ 但是,父母的打击和敷衍,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情绪越来越压抑。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多一点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讲话。
"Vs
Nyy 这样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也会学着去倾听别人讲话。
ZzSJm+&' 最重要的是,在那些看似不起眼、没有用的“废话”里,可能藏着很多重要信息。
N}e(. 我有一次接热水的时候不小心烫到了手,孩子看到后特别心疼,从那以后,每当我要接水的时候,她都会开启话痨模式:
)3d:S*ly “妈妈,你慢一点,小心烫着。”“妈妈,不要用手拿水杯,把杯子放上去,这样不容易烫着。”“妈妈,用不用我来帮你接水?”……
GIJV;7~ 听起来啰里啰唆,其实满满的都是爱。
+G>aj'\M| 9$}+-Z 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2-/YYe;C 世上有味之事,往往无用。
>7eu' 作为父母,不妨静下心来,多陪孩子说说“废话”,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亲子关系会更融洽,生活也会更有意思。
WllCcD1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中国家长最缺的,是和孩子说「废话」的能力。
Au%Wrk3j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心,他会更加快乐和幸福。
a .B\=3xn 如果你家也有个小话唠,恭喜你,他一定很快乐,你们家一定很有爱!
0`zm>fh} N$L&|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