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03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为了这些“老宝宝”们,精神科医生成了“戏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2418
港币
1211
威望
5881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08-31
俗话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健康长寿,
是一个家庭宝贵的财富。
忙碌了一辈子,
理想中的老年生活,
应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快活日子,
但现实是,
无数长寿的人们,
正面临着老年痴呆症的威胁。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
通常会出现记忆力下降,
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的症状,
年纪越大,
反而越像个孩子
这无论是对于患者本身,
还是对于照看者来说,
都是一件麻烦事儿。
近年来,
随着家庭题材的影视剧热播,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现状和照料问题,
逐渐引起关注,
在一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
如何看待老年痴呆症,
就是如何面对即将老去的自己。


“戏精”与“作精”

人老了,
避免不了会有些“糊涂”,
而送去医院住院的老人,
往往是痴呆病情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遗忘、猜忌、多疑、暴躁......
什么样的情况都有。
敏感,又“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老年精神大科主任陈斌华,
和老年痴呆患者打了20多年交道。
他接近患者的策略,
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总是笑眯眯地跟患者打招呼,
几次之后,
患者就会对这张笑脸形成条件反射,
认定他不是陌生人。

接下来,就是“飙戏”时刻,
80多岁的老爷爷,
总担心工资被孩子拿走,
陈斌华就打印了一张类似的存单,
还要来练习点钞用的模拟币,
给足了老爷子安全感。

78岁的老奶奶,
老年痴呆伴发抑郁,
担心儿女出意外,总是吵着要回家,
陈斌华每次查房都会假装打电话,
掏出手机一通自言自语,
再告诉患者,
儿女们在电话里说了,一切都好。

平日里在病房走动,
陈斌华就像幼儿园老师一样,
故意逗患者开心,
而这些已经“糊涂”“不明白事儿”的老人,
也会给他可爱的回应。

“戏精疗法”,有用
一些新来的医生不懂陈斌华的“套路”,
问他这种“戏精”上身的操作有什么说法,
陈斌华表示,
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
和小孩差不多,
“平时怎么哄骗孩子的,
就怎么对待他们。”
这些善意的谎言可以让他们开心,
和患者“搞好关系”,
更利于推进积极治疗。

在南京一家养老院,
有一个“老小孩成长中心”,
专门为认知症老人开设,
这里的护理人员,
各个都是演技精湛的“演员”,
带着老人上课、办活动、玩游戏......
想方设法地哄老人开心,
活脱脱一个老年版的幼儿园。



我们常说,
“人老了,越活越回去了。”
老年痴呆症患者更是如此。
对于一些不了解老年痴呆症的人来说,
曾经稳重成熟的父母垂垂老去,
反倒变得和小孩一样“胡闹”,
这种反差让人无法接受,
但反观儿时,
父母育儿何尝不是如此,
对着一个不讲道理、只会哭闹的婴儿,
付出无法丈量的耐心。
不指责、不争辩,
顺着他们的认知,
也是尊重生命老去规律的一种方式。

目前,
中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60岁及以上老年痴呆患者约有1507万,
预计到2030年,
中国老年痴呆人数将达到2220万,
2050年将达到2898万。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关键,
是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礼记》所谓“孝有三,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关爱老人,
不止是“能养”那么简单。
老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结局,
化身“戏精”斑衣戏彩又如何,
那也是尊重生命规律的一种方式。

来源:钱江晚报、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