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友们聚在一起
享受火锅的热气腾腾
或是烤串的滋滋作响
桌上若是少了啤酒
似乎总缺了热闹的氛围
很少有人会将喝起来苦苦的啤酒和“血糖升高”联系到一起,但是一杯啤酒下肚,很可能导致血糖“飙升”,这是为啥呢?
“血糖刺客”!啤酒身份大起底
啤酒是靠麦芽发酵弄出来的,它里边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麦芽糖。这麦芽糖升血糖的本事,可跟葡萄糖不相上下。
也正因为如此,啤酒才有着“液体面包”之称。数据显示,普通啤酒的升糖指数(GI)高达119,远超白糖的65和面包的75,堪称糖水中的“战斗机”。 即便是稍低一些的也达到了 65~90 左右,都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指数超过70即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这意味着,啤酒进入人体后,会使血糖迅速上升,对血糖水平的冲击不容小觑。
啤酒为啥是血糖刺客?
秒吸收体质:啤酒中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饮用后无需咀嚼,糖分能迅速被吸收进入血液,吸收速度极快,就像坐滑梯一样,连奶茶都望尘莫及。
一喝就停不下来:由于啤酒酒精含量较低,很多人抱着“才3度而已”的想法,不知不觉就喝多了。等反应过来,血糖早已像坐火箭般飙升。
越喝越想吃:啤酒引起的血糖剧烈波动,会让身体误以为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食欲,使人更容易摄入高热量的下酒菜,如炸鸡、烧烤、小龙虾等,导致血糖二次升高。
长期喝啤酒对身体的影响
血糖波动加剧:长期饮酒,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都会引起血糖频繁且相对剧烈的波动,这对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不友好,会加速病情的发展。
血脂升高:酒被称为“空能量食物”,除了提供能量外,不提供其他营养物质。饮酒会增加热量摄入,且喝酒时人们往往会吃更多油腻、热量高的食物,导致血脂升高,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伤肝伤胃:酒精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增加肝脏负担,过量摄入还会推动脂肪肝发展,增加肝硬化、肝癌风险。酒精还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部不适,长期大量饮用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喝多少才算安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重点人群请注意!!!
糖尿病人:喝1扎啤酒相当于干了大半碗白米饭,麦芽糖升糖速度与葡萄糖不相上下,极易导致血糖失控,加重病情。
高尿酸人群:啤酒自带嘌呤,酒精还会促使身体自身产嘌呤,堪称痛风的“全家桶套餐”,极易诱发痛风发作。
喝啤酒虽尽兴,但绝非健康之选
别被它表面的苦味所骗
它实则是
披着苦瓜外衣的甜蜜杀手
守护血糖稳定,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丨无锡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