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后
大中小学陆续开学
各学校应高度警惕
诺如病毒的集中暴发
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
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尽量居家休息
对于特殊岗位的人员
不得带病上岗(课)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一名小学生因为腹部不适持续四天,前往市儿童医院就诊。医生触诊后感觉其腹部鼓胀,设法让其排便后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诺如病毒阳性。
此前,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通报:8月31日,沈阳师范大学校医院陆续接诊了一批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截至9月7日17时,累计报告有胃肠炎症状者2087人。
经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供水系统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定本起事件系由学校第三生活区自备井蓄水池受诺如病毒污染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9月8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官旭华介绍,9月份以后,诺如病毒开始进入流行期,一般情况下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流行季节。
专家提醒,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需要特别注意,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呕吐、腹泻或腹部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消化科进行诊断,如诺如病毒检测呈阳性,一定不要带病上课。
据“江苏教育发布”此前发布的消息
国家疾控局曾发布
《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
防控消毒技术指南》
根据技术指南,学校等重点场所发现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后,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尽快采取消毒措施。当患者在教室或集体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发生呕吐时,应立即引导其他人员向相对清洁的方向转移,并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重点消毒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餐(饮)具、厕所等。
技术指南明确,诺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抵抗力较强,酒精对其无效,应选用高水平消毒剂或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完全覆盖,消毒至作用时间后,小心清除干净。对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5000mg/L至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完全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应避免接触污染物。
技术指南还要求,重点场所要做好预防性措施,包括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可对重点部位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适宜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得带病上岗(课),必要时前往医院就医等。
诺如病毒是什么?
有哪些特征?如何预防?
诺如病毒有何特征?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经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高发场所。
■ 致病能力强
只需极少的病毒量就可以传染,最低感染剂量为18个病毒粒子。而一个人感染后,一次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粒子。
■ 生存能力强
诺如病毒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个月以上。75%酒精、免洗洗手液无法灭活诺如病毒。
■ 下手不挑人
诺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会感染。
感染诺如病毒有哪些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
*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诺如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后可自行康复。不过,如果出现脱水等情况,应立刻就医:一天内尿量很少或颜色特别黄;嘴唇干裂、皮肤失去弹性;儿童哭闹时没有眼泪;头晕眼花、站不稳。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勤洗手。在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做好手部清洁。建议使用肥皂或者是洗手液,用流水洗手20秒以上。
注意饮食饮水安全。不要喝生水,建议喝开水或瓶装水,食用蔬菜和水果前要彻底洗净。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我们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尤其食用贝类产品时。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
做好居室日常清洁和通风。要确保厨房餐具的清洁,及时处理垃圾。
规范消毒。如果家庭成员出现了胃肠炎症状,要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对于门把手、马桶按钮以及卫生间这些接触频繁、容易病毒污染的区域和部位要定时进行消毒。
感染以后,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对于特殊岗位的人员,比如厨师、育婴员以及外卖快递员不要带病上岗。
来源:央视新闻、江苏教育发布、无锡疾控、无锡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