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71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以实干促就科技创新之“蝶变”——项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305
港币
1595
威望
6382
来自
杨舍镇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8-06
以实干促就科技创新之“蝶变”
——记冶金工业园科技招商局副局长
项伟


项伟,1983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2005年参加工作,2016年7月起到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工作,分管科技人才、科协工作。在冶金工业园任职以来,他坚持以创新驱动为统领,引进了睿牛机器人、沃尔曼科技等一批人才企业,培育了苏南医疗、九力新材料、硕亚环保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率先推进了园镇科协组织建设“四+一”试点工作。

组织引领,推动科学普及
项伟认为,基层科协组织想要发展好,就必须要“点、线、面、体”协调发展,只有村(社区)、企业科协的“点”做好,农技科协的“线”做优,科学普及活动的“面”要实,园镇科协系统的“体”才能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他团结以“四长”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工作者,推进基层科普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在他的引导下,锦丰镇人民医院成立了医疗科普队伍,走进农村社区开展医务科普宣传;合兴初级中学组建立了无线电特色科普教学,聚焦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园镇香草园、玫瑰园先后建设成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技、新肥药四新农业试点;苏州迪威高压管件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主动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技术革新、成果转化、新品开发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园镇科普工作开创出了新局面。截至目前,园镇先后建立了村(社区)科协30家、企业科协15家、农副业专业协会5个,有科协会员超1500人,科普志愿者1100余人。

精准施策,跑出“创新速度”
怎么让优秀人才和好项目招得来、落得好、早见效?这是考验冶金工业园高质量发展一道无法回避的试题。调任到冶金工业园后,项伟主要分管科技人才工作,凭借多年科技条线的工作经验,他已炼成自己的一套“心法”。他深知,撒胡椒面式的招才招商方式已不管用,只有精准定位,提升专业化水准,与优秀人才和项目“同频”,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他拿出“磨刀”功夫,引导团队沉下心学习,解析园镇现有产业基础及优势资源,探索并确立了符合园镇发展的产业节点。每次见人才和项目前,他都要求自己和团队提前做足功课,让自己和项目方有更多共同语言,从而推动项目的进展。项伟带领团队多次到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对接,在他与团队的努力下,总投资1500万元的博强新能源BMS生产线等项目投入运行,睿牛机器人与山东玉皇化工集团子公司山东菏泽华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东方克洛托新型光电系统整机总部项目成功落户。截至2020年,园区人才企业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1.67亿元,入库税收达4167万元,申请专利达到416项。

靠前担当,提供最优服务
项伟始终秉持“全科式”服务理念,带领引才团队提供最优服务,让人才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针对园区人才企业反映的难题,他带领团队主动会商研究,推行人才服务“直通车”政策,打造一人一策、一企一策,量身定制的特色服务项目,全力扫除企业发展障碍。在他看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就是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让人才企业得到无微不至的贴心帮助,促进“以才引才”,引发“蝴蝶效应”。经过系列科技人才服务,冶金工业园创新实力获得明显提升,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1家,拥有省级以上科技载体75个,2019年园镇企业研发投入达33亿元,占GDP比重达5%。引进的人才中,有国家千人(万人)计划专家3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5名,苏州市“姑苏计划”人才20名。“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捕捉到好的项目信息,没有‘韧劲’就不可能深入洽谈让好项目生成,没有‘执着’就不可能坚持到最后让人才落地,没有‘热心’就无法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面对园镇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他认为,唯有坚定不移地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撬动转型升级、推动地方发展。
座右铭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