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27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国务院督查组质问当地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2875
港币
5759
威望
12276
来自
金港
人生阶段
孩爸孩妈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08-28
据央视报道
近日
国务院督查组接到群众在
“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
陕西榆林的一家个体户
卖了5斤芹菜后
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
督查组对此展开调查走访

罗某夫妇经营一家蔬菜粮油店,去年十月的一天,他们购进7斤芹菜。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取2斤进行抽样检查。一个月后,他们接到检验报告,说这批芹菜检验不合格。

粮油蔬菜店主罗先生说:“(他们)说这芹菜不合格,要(进货)票据,但是我的票据丢了,找不到了。”




涉案的7斤芹菜中,除2斤用于抽样检查,剩余的5斤,夫妇俩已经以每斤4元价格售出。

处罚决定书认定,因涉案芹菜已售出,无购买者信息无法召回,罗某夫妇不能提供供货方许可证明及票据,不能如实说明进货来源,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涉嫌经营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食品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其做出6.6万元的处罚。




粮油蔬菜店主贺某表示,自己有错误,也接受处罚。“但是不要一下子把人罚死。我得卖多少吨芹菜,才能挣回来那六万几。”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在会上,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察组成员问:“你说这几十块钱的一个案值,罚他几万块钱,过罚相当不相当?”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延艳东当即回答:“不相当!”

延艳东对记者说:“我们今天讨论芹菜这个案值,确实还是有点问题。一般一个经营者,一年他的销售额能有多少,罚六万多块钱,在处罚上有点过罚不当。”

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台账发现,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五十多起处罚中,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就有二十一起,而他们的案值只有几十或几百元。

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察组成员陈晓表示,执法不能只讲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在维护好市场秩序的同时,也要为小微主体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

榆林市市场监管负责人表示,将更多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等措施,督促小微主体合规经营。

来源:央视网、新华社等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