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991阅读
  • 0回复

[港城日报]张家港首次!场面壮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发帖
1208
港币
968
威望
3785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1
鱼仓一经打开,
300尾中华鲟、
34000余尾胭脂鱼
争先恐后地从滑道跃下,
轻盈地摆动尾巴,
从双山客运码头出发,
奔赴长江的新旅程……


这是我市近日举行
长江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活动的场面,
也是我市首次大规模放流
中华鲟这类珍贵长江水生生物。


来认识一下这两位主角!
中华鲟
属硬骨鱼纲鲟科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胭脂鱼
俗称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等,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又因背鳍高耸,流动起来如同扬帆远航,故有“一帆风顺”之称。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


据了解,
本次活动共投入中央农业相关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30万元,
对于推动水生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丰富、
水域生态平衡稳定
具有重要作用。
放流现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专家还将PTT(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植入这批中华鲟的背部。每条中华鲟都有了“电子身份证”,将记录它们巡游江岛、畅舞江湾的奇妙旅程。


为了让鱼苗更好地适应野生环境,
此次放生的鱼类前期均已被评估,
是适合放生在长江张家港流域的。
工作人员介绍,从放流情况来看,
这些鱼类很好地适应了
本地的水质、生活环境。


自2003年起,
张家港市已连续19年
在长江水域开展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已累计放流各种鱼苗2400余万尾,
放流品种有鲢鱼、鳙鱼、
中华绒螯蟹等。
部分来源:张家港农业农村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很近,chjlhjll.kl/.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