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热播网剧《法医秦明》,不少网友如数家珍。12月9日上午,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来到南京栖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请刑警大队教导员、主检法医师潘斗超做了一场直播。潘斗超是法医秦明的同门师兄,从业15年,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法医阿超”。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潘斗超给大家展示了神秘的法医工作,并揭开命案背后的故事。
法医秦明是潘斗超师弟
网剧《法医秦明》第一集中,有人在饭店泔水桶里发现一只焦黑的肢体,有点像鸡爪。法医介入调查,确认这是一只被油炸过的人手,从而牵出一桩命案。网剧情节惊悚,不少网友直呼口味太重。现实中,法医遇到过这样的案件吗?又是如何判断被人为处理过的人体组织的?
潘斗超说,这个片段来源于真实案件,但经过了艺术加工。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法医来说,分辨人与动物肢体的区别,并不是难事。人和禽类的骨头形态有很大区别,即使经过处理,法医勘验后也能确定骨骼来源。
潘斗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和法医秦明都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他比秦明高两届,是秦明的师兄。秦明毕业后曾在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实习了近半年。
法医秦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通过博客、微博与网友交流。潘斗超和秦明一样,会耐心接受群众咨询。他肩负着栖霞公安分局刑事技术室法医门诊接待,被称为“法医专家号”。多年来,潘斗超先后参与法医鉴定1000多起,无一差错,化解因故意伤害引发的矛盾纠纷90余件。
法医不会用手术刀吃龙虾
在网剧中,法医秦明用手术刀吃龙虾。潘斗超说,现实生活中,法医不可能如此,不会流露出职业习惯。
网友向潘斗超提问,见过那么多命案现场,生活中会不会带有职业眼光?
潘斗超说,他见过了血腥甚至令人作呕的犯罪现场,但他都是以职业眼光看待这一切,这份职业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不愿意向外人过多介绍这些血腥场面。对于这份压力,潘斗超如此回答:“由我们法医承担就好了。”
装备揭秘打开法医的“百宝箱”
在网剧中,法医出场开着名车,西装革履。现实生活中的法医是不是这样的?潘斗超笑着拿出一件马甲。“平时我们到现场,都是穿便服。现场勘验,会穿上这样的马甲。”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这个马甲和摄影师的马甲很像,有很多口袋。潘斗超介绍,马甲里放的是笔记本、一次性口罩、手套之类的工作必需品。
接着,潘斗超又拿出一只银色手提箱。“这就是我们工作必备的箱子。”打开箱子,他拿出一只指南针。现在手机也有指南针功能,为什么还要专门带一只指南针呢?潘斗超说,很多时候,案发现场在深山老林,被害人以及证物所在位置需要精确地描述出来,还是带上指南针比较靠谱。
潘斗超的箱子里还有两个“文具盒”和两卷胶带。“这个胶带比我们平时用的透明胶带质量更好、透明度更高,能帮助我们采集指纹。”潘斗超说,两个文具盒里,一个放着做记录用的铅笔、黑笔、橡皮等,另一个文具盒里放着两管试剂,长得像牙膏。“这是硅橡胶。有些不方便带回的证物,就要让它们像‘做牙模’一样,脱模带回去研究处理。”
直播记者兴奋地要求“法医阿超”现场提取一个指纹。潘斗超取出一种黑色粉末,用小刷子轻轻地盖在记者摸过的塑料盒上。神了!指纹清晰地浮现出来。潘斗超再用透明胶带一黏,指纹就采集好了。
记者看到,“百宝箱”里还有吹气的工具,帮助法医在现场吹走证物表面的杂物、灰尘。有时候,现场会有尿痕、血迹等,肉眼去辨别这些体液比较难,就要用到特殊波段的灯。在灯光的照射下,犯罪证据无所遁形。
现场小实验试纸检出是不是人血
潘斗超说,曾有一起案件,案发现场到处是血迹,可是经检测发现,这不是人血是鸡血。
如何判断案件现场的血迹是不是人血?潘斗超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
在实验室里,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一个存放试管的蓝色架子,里面已经放了三个插有试纸的试管。“这是昨天做的实验,试纸上显示两条红线,证明血液样本是人血。”潘斗超告诉记者,由于很多案发现场能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很少,因此多数情况下,进行检测的溶液看起来都是透明的。不过,只要通过试纸检测,就能立即知道到底是不是人血。
随后,潘斗超又拿出一个小滴管。记者看到,里面已经有用来检测的液体,底部泛着粉红色,“这个样本证明里面的血液含量还不少。”说着,他拿出检测试纸,按照箭头向下的方向将一侧插进液体中。20秒左右,记者看到试纸上出现了一条红线,“这还不能说明到底是不是人血,只能说明试纸是有效的。再等一会儿。”此后过了好久,试纸上始终只有一条红线。潘斗超说:“这就说明检测样本里的血液并非人血。”
揭秘命案背后的故事
凶手故意撒碎发干扰警方 法医提取DNA抓到凶手
公安部督办的“2·29”宁镇枪击案让潘斗超印象深刻。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案发生于2012年,凶手魏某原本只是个骗子,因为想独吞数千万元,杀了两名同伙。潘斗超赶到南京栖霞区马群的案发现场,在案发车辆内发现大量毛发。法医搜集了大量毛发带回检验,发现这些毛发都没有毛囊。“没有毛囊,说明这些头发不是自然脱落的,很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干扰法医工作的。”潘斗超说,后来他们在死者手机上提取到嫌疑人的DNA。魏某后来交代,他认为自己作案时毛发可能会落在车内,担心警方提取到,于是事前从理发店抓了一些碎发撒在车内,企图干扰法医检验。
法医对命案物证重新检验 16年前积案告破
1999年1月20日,农历大年初五一早,南京栖霞区及江宁区各发现一具女尸。警方勘验现场后认定,两名受害者头颈部的塑料袋是防止血迹流淌,作案手段相似,很可能是同一人作案。经法医检验,在马群仙林交界处发现的死者不到20岁,有遭遇性侵迹象,死因属机械性窒息。根据嫌疑人衣着情况,警方推测行凶者可能来自山东、河南等省份,于是向上述省份发出多份协查通报,却一直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一晃16年过去了。随着技术进步,去年1月,南京市公安局在对历年命案积案的现场痕迹物证重新梳理检验时发现,这起案件与男子高某比对上了。
高某交代,当年他开了一家饭店,1999年1月20日,他到劳务市场招工,雇佣了一名妇女和一名年轻女孩做服务员,这两人是舅妈和外甥女的关系。当天中午,高某领着两名女子到饭店。高某见女孩长得标致,起了歹意。他故意支开女孩舅妈让她去买菜,随后,就在饭店里将女孩强暴了。女孩舅妈发现后,与高某厮打起来,高某随手拿起一个锤子,猛击其头部致其死亡。高某害怕事情败露,又将年轻女孩掐死。当天夜里,高某开车将两具尸体分别丢弃在江宁和栖霞。
12年后提取到精准DNA数据 排查上千人抓到真凶
2004年2月25日,南京仙林大学城附近山坡上发现一具女尸,经现场勘查及尸检发现,死者是被他人强奸后用丝袜勒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经调查走访及技术比对,当年7月警方明确死者是安徽六安女孩张某,她于当年2月20日前后接到一男子电话,并与该男子见面后失联。由于当时技术限制,该案件一直未获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潘斗超带领DNA室民警运用“物证数据管理法”,每年对未破命案现场物证进行重新梳理检验。今年,他在死者棉毛裤上获取到精准DNA数据。今年6月,他先后5次带队前往安徽六安等地参与案件排查工作,排查了上千人,最终抓到凶手——张某的表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