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8阅读
  • 1回复

[城中]痛心!准妈妈怀孕5个月时无奈引产,患癌原因竟可能和大女儿有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琉璃浅夏
 
发帖
266
港币
553
威望
1935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图酷模式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02-16
再添新生命本该是大喜事。但是金华义乌的二胎妈妈黄女士,却在怀孕5个月时遭遇了生命中最悲伤的事情:因乳房肿块确诊乳腺癌,为控制病情接受治疗,不得不将肚子中的宝宝引产。 }d~wDg<#  
压力太大导致乳房肿瘤 ,+/9K)X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俞洋医生很惋惜的说,黄女士的乳房肿块性质不好,肿瘤已经长到5公分以上,而且有淋巴结转移,属于局部晚期,引产是患者万分无奈的选择。 L;S*.Ol>  
      记者了解到,黄女士并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也排除了基因遗传,发病原因可能和情绪及压力有关。黄女士也说,生意上的不如意,以及亲历亲为照顾5岁女儿的压力,让她长时间活在焦虑与抑郁的情绪中。 x, Vh  
怀孕5个月 ;eW'}&|LV  
二胎妈妈被确诊乳腺癌晚期 qE`:b0FT  
1Y"35)CR)  
i=1 }lk q  
       黄女士今年31岁,有一个5岁的女儿。早在大女儿只有两岁时,她曾因乳房疼痛去医院检查,当时被确诊为乳腺增生。 mvTyx7 h=  
    “现在查出乳腺增生的人很多,我们单位十来个小姑娘,估计有五、六个都有乳腺增生。医生说观察看看,我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后来也没再做乳腺方面的检查。”黄女士的声音非常低落。 ,t%CK!8  
       黄女士怀上二胎后的第5个月,一次洗澡,无意中摸到乳房肿块好像大了一点。她向几个刚生完二胎的朋友打听,得到的回复是“这是积乳,不要太紧张”。 w,![;wG  
      这句话让黄女士稍微放宽了心,但紧接着的产检,却给了她一个噩耗:B超发现乳房肿块性质不好,当地医生怀疑是乳腺癌。 G?1x+H;o5  
     随后,一家人赶往杭州医院。经过详细检查,黄女士的乳房肿块被确诊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并已出现淋巴结转移。 <Hh5u~  
       俞洋医生说,妊娠期乳腺癌因妊娠,孕雌激素的升高,乳腺癌进展迅速。黄女士需尽快接受治疗,目前属于局部晚期,需进行术前化疗。虽文献报道,在孕中期,化疗药物对胎儿影响不大,但最终是否有影响,不能确定。 K 5qLBz@U  
     黄女士精神崩溃,最终一家人考虑再三,无奈还是选择将孩子引产,并尽快让黄女士接受治疗。目前,她正在医院接受化疗,进展顺利,肿块已缩小到3公分。 ";_K x={  
一年接诊十余例 te;Ox!B&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 5B>Q 6  
U8K &Q4^  
oB0 8  
       俞洋医生说,黄女士患的是妊娠期乳腺癌。这是指在妊娠期或产后1年内或哺乳期间发生的乳腺癌。 &#-|Yh/  
      其实这样的患者还不少,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病房,遇到了和黄女士同病相怜的吴妈妈。生完二胎的第四个月,她也发现自己乳房有肿块。 7^I$%o1g  
     “我当时在给小孩子喂奶,奶水不够、乳房胀痛。我以为是乳腺炎,后来才被查出乳腺癌。”吴妈妈说,目前她正在接受术后放疗。让她揪心的是,因为要治病,没法照顾刚生下的宝宝,也不能给他喂奶。 N$%61GiulT  
     随着生二胎的人越来越多,妊娠期乳腺的患者也有增多的趋势。“过去,两年都没有一个。现在我们一年接收的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大约十余例。”俞洋医生说。 UOu6LD/|h  
       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来说,选择生育还是治疗,是最纠结的决定。 Vo9>o@FlLM  
      浙江省肿瘤医院七病区护士长方群英回忆,她曾遇到一位女患者,选择在宝宝出生后接受治疗,可她在生下孩子的第三年不幸去世。 &*aer5?`  
     为此,记者咨询了几个肿瘤医生。他们认为,一般建议根据肿瘤性质及怀孕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议,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式。 VXkAFgO  
长期增生并发生演变 }*.:Hv"  
癌变机会明显增大 O+o;aa6  
A3"1D  
w`j*W$82  
       说起乳腺增生,很多女性的体检单里,都被查出这个问题。 P#[IUXtT  
       其实,这是女性挺常见的乳腺疾病,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乳房会感到疼痛,有时还能摸到小肿块。正因为乳腺增生的发病率高,而且以良性的居多,很多人容易忽视。 *"ykTqa  
       比如黄女士和吴妈妈,两人都摸到了肿块,却没意识到严重性,一直没做乳腺检查,致使肿块性质恶化。 V Z2.w4b  
      “妊娠期乳腺癌最大的问题是怀孕时雌孕激素、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剧烈变化,体重增加、乳房体积的增大,导致患上乳腺肿瘤后不易被发现。”俞洋医生解释。 'G l;Ir^  
       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乳腺肿瘤内科主任王晓稼指出,女性从30岁开始乳腺癌发病风险会逐年上升,女性发病的第一个高峰年龄是45-55岁。这几年,妊娠、哺乳期间发现乳腺癌的几率确实在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个人生活与饮食习惯、生理与遗传特征、情绪与精神创伤等。 +2EHmuJ;  
      俞洋医生也说,黄女士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也排除基因遗传,发病很可能跟外因有关。 /1 US,  
      对此,黄女士也非常认同。“我女儿5岁以来,什么事情我都要亲力亲为,带得很幸苦。再加上我是做生意的,总会遇到不顺心压力大的时候,我这个人心态特别不好,容易情绪低落,生活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抑郁和焦虑中。” 'je8k7`VA  
       “乳腺增生不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长期增生一旦演变成囊性增生或其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其癌变机会明显增大,大约3%-5%。”王晓稼医生说,饮食预防方面,建议女性吃黄豆制品。 EItxRHV5  
备孕前半年做个乳腺检查 ?..i4  
B9LSxB  
        备孕期、妊娠期该怎么处理乳腺肿块呢?王晓稼医生有两个建议: eA1k)gjE  
第一,备孕前半年做个乳腺检查。有肿块而且是恶性,抓紧治疗,康复后再考虑生宝宝。肿块是良性,3个月随访一次即可。 mX@j  
第二,妊娠期的良性乳腺肿块,怀孕期间因激素变化可能增大,不打紧,可生完孩子再处理,建议3个月随访一次。妊娠期确诊恶性乳腺肿块,怀孕头3个月,一般会建议终止妊娠,超过3个月,要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手术及后续治疗的方案。 *f`s%&Y]s  
乳腺癌自查记住“三字经” 3V/_I<y  
看、摸、捏 *9dV/TT~f[  
U+.PuC[3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预防方面关键时做好自查。浙医二院肿瘤外科副主任、乳腺专科病区副主任陈益定建议,自查记住“三字经”:看、摸、捏。 x[PEn  
看是第一步。双手先要自然下垂,看看两侧乳房大小是否有明显的不对称,有没有局部隆起,或者是出现皮肤凹陷(就跟脸上的酒窝一样),皮肤有没有增厚变粗,毛孔有没有增大,乳头有没有回缩等;双手叉腰再复查一遍,有些肿块隐藏得比较深;双手向上举起,看看腋窝里有没有凸起,再看看乳房下面有没有异常。 W1?!iE~tO  
摸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洗澡涂上肥皂后,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用指腹轻按,地毯式、放射式、打圈圈式都行,摸摸腋窝、乳头、乳晕有没有硬块。如果在乳房内摸到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能活动,要警惕。 a: yB%:2  
还有一步,就是捏乳头,看看有没有暗红色的液体溢出。如果有,也要当心。最好睡前平躺在床上时,再检查一次。 gHvW e  
超过20岁 z[qdmx^  
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np-T&Pz2  
x/%7%_+'  
      除了自查,乳腺疾病想要做到早诊早治,也要充分重视每年的相关检查。 浙江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吕蕾,提出过以下建议: K5!";V  
一、20-40岁的女性应每月自查乳房,但单纯的自查并不能完全发现早期肿瘤,20岁以上应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 : 'd76pM-  
二、40岁以下女性首选超声检查,如果出现可疑或阳性结果,加做钼靶检查。 T/wM(pr'   
三、40岁以上女性采用超声加钼靶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20周岁。 6; 5)/q  
     另外,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的同时,还需结合临床医生的触诊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并保持长期随访。
1条评分威望+1
人生f 威望 +1 - 2017-07-14
离线巷尾姑娘

发帖
88
港币
30
威望
144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7-05
定期体检很重要,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