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十点半,执法人员在吾悦广场10楼一公寓房内看到,这个非法行医窝点只有10多个平方米,屋里有两张简单的小床,旁边还有一些注射器、 手术包等药品器械。
经过调查,从事非法微整形的是一对来自河南的年轻夫妇。
(视频采访)
随后,执法人员暂扣了这些医疗器械,并对这个非法行医点进行了取缔。
而就在这时,现场来了两位女子。其中一人告诉记者,之前,她们经人介绍来这里做了微整形,两个人花了2万多元,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她们的脸部都肿了起来。
消费者:做大V呢紧致皮肤,做小V呢去皱纹,因为我3月5号做的,到现在,还做了个眼袋。
记者:效果怎么样?
消费者 :不好。我说如果不好的话怎么办,她说我给你做了,钱不会退的,你要不就打玻尿酸和除皱针,我说那我不付钱的,然后她说不付钱那不行的。

执法人员调查发现,非法行医者还通过微信朋友圈来揽客,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市卫生监督所杨舍分所所长 韩文杰:
首先在这个经营场所,她肯定是没有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对她个人,我们还要去调查,到底她有没有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如果没有,作为她来说就是非医师行医,我们直接可以直接按照相关的法律执业医师法进行处罚。
经调查,执法人员已经确认该名女子就是一名非法行医者。
这是去年5月,市卫监部门在市区某酒店查获的非法行医现场,当时一男子正在给人做微整形,现场没有消毒处理,所使用的产品随意摆放。
经检查,该名男子所使用的产品,基本都没有中文标签,像一些韩国、日本的产品,难以确定它是否属于合格产品。
记者添加了几个做“微整形”的微信号,从他们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他们标榜自己使用的整形产品都是进口的,包装上大多是外文。
据了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进口药需经过国家食药监局批准进口,并核发批准文号,未经批准和检验的,视为假药。记者从市卫监部门了解到,从以往的检查情况来看,地下“黑整形”使用的药品大多不能提供合法来源,这些药品是国外的一些产品,不排除里面有部分是国内地下工厂仿冒的。
那么,这些在市场上流通,但没有国家批准文号的药品到底来自哪里呢?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一位原本也从事微整形的知情人,她向记者道出了非法微整形商家所用的药物来源。
这位知情人表示,非法整形的进货渠道比较隐蔽,即便是相互合作或者很好的朋友关系,也不会透露实情。不过从她多年做整形的经验来看,她推测, 这些产品很可能是从香港、台湾等地,有人以水客背包的形式进入大陆市场的。
进价几十元的药品,经过层层倒卖,到了顾客手里,可能售价就变成了几千元。记者同时了解到,玻尿酸、肉毒素等整形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环节都有很苛刻的标准,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就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被注射者细菌感染,甚至有毁容的风险。
通过知情者爆料我们了解到,打在消费者脸上的产品,很有可能进价不到百元。那么,正规整形产品的成本价到底是多少呢?
一位专业整形医生告诉记者,从他的经验来看,一支合格的玻尿酸,如果进价低于1500元以下的,很有可能不是真药,而是用一种叫奥美定的产品假冒玻尿酸。
因为它造价极低,所以说好多美容院或者是诊所,或者是在宾馆工作室,经常会用这种东西代替玻尿酸进行注射,因为这些假的东西跟玻尿酸包装上差不多,很难区分。
据了解,奥美定是一种液态的注射整形材料,由于容易引起硬结或血肿、凝胶移位等并发症,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药监局撤销了奥美定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全面停止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过,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目前仍有不法商家将该材料替代“玻尿酸”给消费者进行使用。专业整形医生提醒,如果市面上有1000元不到的玻尿酸,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此外,各个品牌的玻尿酸其实差价并不大。
记者调查发现,一般做微整形的所谓“医生”是不抛头露面,招揽生意的,他们大多和美甲店或者美容院合作,有消费者需要做微整形时,他们才露面。
那么,美甲店、美妆店每天刷屏朋友圈,为他人做宣传,有什么好处呢?
知情人:
如果他们帮我拉到生意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给他一百到两百的费用。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整形的价格极不透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中存在很长的利益链。
市民朋友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的美容整形医院就诊,才能有效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要美容反毁了容。
爱美,更要爱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