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泡腾片作为家庭必备物品,
不少人把它当作营养补充剂来服用。
但是,你知道吗,
一个不谨慎,
错误服用后,
可能要人命!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节目中播出了一个关于婴儿服用泡腾片的案列,令人扼腕:
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因为家长错误方式服用泡腾片,导致孩子窒息并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
18个月大宝宝因为感冒发烧,在一家省级医院挂吊针。除了输液,医生还配了两盒药,一盒是“泡腾片”。
输完液后,母亲从标明“口服”的“泡腾片”盒子里拿出一粒直径约6毫米的药丸,塞进宝宝嘴巴,“嘴巴张开,再喝点水下去。”
没想到,过了10多秒钟,孩子的手脚突然抖动起来,紧接着开始剧烈地咳嗽,嘴边也慢慢变成了青色。“当时就感觉他肯定是噎着了。”
拍背、催吐等方法试过后,症状还是没得到解决,孩子的心跳和呼吸已十分微弱,随后被送进抢救室手术。切开气管后,医生取出已化为一摊水的泡腾片残液。
不幸的是,孩子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
作为家家户户常备药,
一片小小的维生素C泡腾片
为何会要了婴儿的命?
作为一种安全、实用的口服剂型,泡腾片便于携带、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经过调味的泡腾片口感好(很多泡腾片都会做成水果味儿),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固体制剂困难的患者;它对人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也较小,但这种剂型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巨大风险。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主管药师龙猫药师表示,“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
绝对不要干吃,
不要吞服!
泡腾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应该是:
将泡腾片放进水中,
待药片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现在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十分流行,很多人把维生素C泡腾片当成日常身体营养补充剂,或是随身必备用来缓解疲劳的饮品。但是注意,不宜长期过量服用。
长期口服大剂量维C,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还可能增加肾结石、深静脉血栓的患病风险。
那么,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什么?
每片维生素C泡腾片约含416.6毫克的钠,对于肾脏发育不全的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通过此方式补充维生素C。成人推荐剂量为每日1片,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服用维C泡腾片。
1、在使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注意不可直接吞服;
2、用冷水或者温开水溶解,等气泡都跑完以后再服用,水温过高会使维生素C遭到破坏;
3、维生素C容易氧化,暴露时间过长后会被氧化从而导致失效,所以维生素C泡腾片需要做到现泡现喝,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
4、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抗凝血药物的作用,如果在服用凝血药的时候也服用维生素C,请咨询医生或药师,调整药量。
5、维生素C怕光照,请避光保存;泡腾片剂型怕潮,请保持干燥。
6、泡腾片不能和其他饮料混着喝。
△来源:视觉中国
有的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颜色鲜艳,口感香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他们会误认为这是糖果或饮料,错误或大量服用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家长还要做好防护,将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最后,小编还要贴心提醒大家: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如果你每天饮用一种泡腾片溶液,它可能会使你的牙齿变脆弱。”
北京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韩永成也表示,维生素C泡腾片因为含有酸性成分,会对牙齿有一定损害,维生素含片也一样,但是只要不是天天喝、频繁喝,偶然喝应该影响不大。
不过,韩永成主任还是建议经常喝维生素C泡腾片的人,最好每次服用后能用清水漱漱口,以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刺激,避免牙齿损害。
@斑马与董小姐:不想骂家长了 毕竟他也不想造成这种结果 希望新生儿父母能多上上课 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左岸-向右:泡腾片的正确服用方法,取半杯凉开水或温开水(100-150ml),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杯子中,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化后,再摇匀服下。
@Hello刘一锦:我就是儿科医生,每次开了药都都要千叮咛万嘱咐每一种药的用法,用量!还有哪些药是甜的,不能放在小孩自己拿的到的地方,还有好多家长看不懂几分之几,明明¼,非要给小孩一次吃四颗!每次开泡腾片,更是要反复交代是泡的!泡的!退热药发高热才吃,不是一天吃三次。每次我说完了让家长重复一次才放心
@我很爱玉米:原来不泡水这么危险啊!!!我也干吃过,庆幸我命大
@守护萤火虫1004:一般泡腾片都蛮大的啊,怎么也不会让18个月的孩子嚼着吃吧……
@Hey传播:家长给孩子吃药的时候一定要看说明书,即使是医生说了吃法也得好好看看说明书。希望这件事能引起更多家长的注意吧。
扩散给身边的朋友!
希望同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