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2017年10月8日
农历八月十九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65°。
“白露,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天气逐渐转凉,夜晚水汽凝结,人们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白露三候
中国劳动人民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鸿雁由北方之乡飞向南方,故曰“鸿雁来”。
玄鸟归:“玄鸟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燕子由南飞向北方家乡,故称“玄鸟归”。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鸟兽开始为冬季储存食物,故曰“群鸟养羞”。
白露习俗
白露期间,中国民间有祭禹王、喝白露茶、吃龙眼等习俗。
祭禹王——白露时节,秋水横溢,鱼蟹生膘,为了能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和在随后的捕捞季获得好收成,太湖两岸的渔民在白露时节会赶往位于太湖中央小岛上的禹王庙进香,祈祷神灵的保佑。
白露茶——白露前后,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逢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春茶已罄,白露茶便成为老茶客们最好的选择。
吃龙眼——福州地区的人有在白露这天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俗称“桂圆”,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每逢白露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并认为在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
白露养生
调理饮食,减苦增辛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或用中药食疗,如西洋参、沙参、杏仁、川贝等。白露时胃肠气血未充。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
秋吃早粥,调理脾胃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白露时节适宜的粥品有莲子百合粥、山芋粥、红枣糯米粥等。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白露一过,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此时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应及时添衣加被,否则极易患上感冒,也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过分贪食寒凉也易损伤脾胃阳气。
搓耳泡脚,补养肾气
从白露开始,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怕冷、乏力等症状。此乃肾气不足的表现。可在晚上用温水泡脚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更能有效补养肾气。
宁神定志,保持微笑
白露时节易使人情绪波动。故要调摄精神,保持神志安宁而平和。同时中医认为,笑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还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气血调和。所以,萧索之秋要记得常常绽放笑脸哦!
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
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白露秋分夜
渐知秋实美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白露时节
一起感受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