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9阅读
  • 0回复

注意!1987年前出生的张家港人!关乎你的下半辈子,再忙也要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哈哈
 

发帖
4933
港币
2934
威望
11513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987年出生的人,30岁,还算是青年

青年爱熬夜、不吃早餐、不爱锻炼...

为什么?

青年有年轻的资本

以为大病与己无关

听说某人英年早逝

青年会睁大眼睛:“真的呀?怎么会?”

然后依然故我

熬夜,不吃早餐,不锻炼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猝死在北京地铁

年仅34岁


在中国好声音出名的姚贝娜

因乳腺癌去世时只有30岁


这些大病一般有10至15年的潜伏期

很多40多岁病故的人

正是30多岁时开始累积的


中国有句老话:“不撞南墙不回头。”

如果把生大病当做“南墙”的话

恐怕“撞上南墙悔也迟”



30岁,要开始防病了!


对身体的保养,30岁也该开始了!

人过30,身体各大部件都开始走下坡路

30到60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健康差距越拉越大

到60岁时,几乎不可相比并论了

有的精神矍铄,有的已然衰老


所以,防病趁年轻!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都该看看!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别让自己太累了!


30岁正是辛苦打拼的时候

这时候一定更要爱惜健康

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

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

比如慢性胃炎、脂肪肝

甚至发展为胃癌、结肠癌等

有了健康不一定有了一切

但没有健康肯定没了一切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不少人耳朵变老了


记者曾用一款“测试耳朵年龄”的手机应用软件,对10位同事(25岁~35岁)进行了简单的测试,结果平均30岁不到的年纪,耳朵的“年龄”却普遍都超过了40岁,有的甚至超过了50岁,仅有一人勉强过关。尤其是喜欢用耳机听歌的人,更是重灾区。


在3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间

人们的耳朵是很享受的

无论是人们打招呼的声音

还是鸟叫马车的声音都不是很大


但现在城市里的声音越来越嘈杂

呼啸而过的高铁、飞机、地铁

手机里的音乐等人类加工出来的声音

让耳朵前所未有的忙碌

让耳朵未老先衰

而在嘈杂环境里听音乐、打电话是最伤听力的行为


保护耳朵的第一步,就是摘掉耳塞、少用耳机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你紧张,血管也紧张


不要以为心血管病还是老年病

很多年轻人血管已经老了

高血压发病也越来越年轻

30岁~60岁的高血压患者达到全部发病人群的2/3

由于高血压原因导致心血管病死亡

在中青年里面,又占到2/3

工作生活压力大,你紧张,血管也紧张

结果心率加快,血压也升高

长期下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将大幅增加

有机会要去医院搞明白自己的心血管年龄

别让血管比实际年龄还要老


1987年以前出生且长期处于过劳状态的人

体检时最好加查一个大血管彩超

包括颈动脉、股动脉和股静脉

可以及时筛查粥样斑块阻塞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肌肉也开始萎缩了


人的肌肉在20岁至30岁之间会达到一个巅峰

这个时候的年轻人

肌肉是有棱有角的

但是一过了30岁

肌肉每年就会以1%的速度减少


肌肉重量的减少会导致糖代谢和脂代谢的能力下降

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年纪大了腿脚不好

也可能是年轻时肌肉没有攒够

我们都知道肌肉如果不运动就会萎缩

所以能动就多动动吧

肌肉锻炼好,可以帮助你抵御慢性病入侵

最好多做做针对性力量训练

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背桥、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等

都是经典动作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现在存钙还不晚


许多人觉得骨质疏松没多可怕

其实,骨质疏松危险性一点不次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不次于肥胖

甚至不次于一些恶性疾病

骨质疏松持续时间越长

程度越重,骨折发生风险越高

而对于中老年人

骨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25岁或30岁前,骨量都是增高的

或有增高的可能

而到了30岁以后

无论男女,骨量都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所以30岁以前,就要保证摄入更多的钙

抬高骨量平台,以错后骨质疏松的到来


好在,任何年龄补钙都不晚

即便是在女性绝经期骨量严重下降的时候

给予足够的钙

加上足够的促进钙吸收的元素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骨密度


如果每天能喝500毫升的牛奶

就可以满足75%左右的推荐钙摄入水平

剩下百分之二十几的钙可以通过鸡蛋、瘦肉、豆腐等补充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生育力正在慢慢下降


男性 长时间坐在办公室

浑浊的空气、电脑辐射、高脂高蛋白饮食

缺少运动、缺少心理疏导等导致体质下降

都会影响30岁男性的生育功能

25岁~30岁之前生殖能力会下一个台阶

不过非常缓慢,有时看不太出来

到38岁又会再下一个大台阶


女性 从28岁到30岁这个年龄层开始

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卵巢进行定期、全面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

显示卵巢大小,查看卵巢情况

其次是腹腔镜检查、体征妇科检查

卵巢早衰具有不可逆性

一旦出现卵巢早衰

只能尽力缓解、减慢早衰速度

及时就医


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糖尿病30岁后增长最快


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薛耀明承担的科研项目在广州的两个代表性社区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发病在30~45岁的“事业型”人群中增长最快。这类人群的特点就是玩命工作,还不运动、忽略自我保健


所以1987年以前出生的人

体检除了查空腹血糖

最好加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

这样测糖尿病会更准确

来源:健康时报

提醒到你的话

记得转发给身边的同龄人

22条评分威望+22
紫日 威望 +1 - 2017-10-23
尐尐 威望 +1 - 2017-10-21
艺桦 威望 +1 - 2017-10-15
庄子 威望 +1 - 2017-10-14
强子 威望 +1 - 2017-10-14
芬兰 威望 +1 - 2017-10-14
丫丫果 威望 +1 - 2017-10-14
sherry yan 威望 +1 - 2017-10-14
志贤欧巴 威望 +1 - 2017-10-14
小志贤 威望 +1 - 2017-10-14
攒钱买车车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