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人心中都有一个留学梦,26岁的重庆姑娘小莹也不例外,但是她的父母并不同意。
小莹的母亲,50岁的杨女士说:“现在女儿要把房子卖了去留学,房子写的是她的名字,怎么办嘛!”
小莹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海外代购公司做策划文案工作,而后又跳槽到一家制药公司做宣传,因为经常熬夜身体变差,就辞去了工作,一直待业在家。
杨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女儿在家一待就是一年。她和丈夫每天悉心照顾女儿饮食起居,结果发现这一年小莹变懒了许多,“早上十点半才起床,钱花完了就找我们要零花钱,出去和朋友吃饭看电影。”
杨女士说,小莹没工作又没男朋友,就和朋友偶尔出去玩,跟社会几乎没有交流,她和丈夫看在眼里都十分揪心。
悄悄准备留学
两个月前,杨女士希望女儿重新找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女儿告诉他们打算去澳大利亚留学。原来,小莹读高中时,曾到澳大利亚参加了半个月的夏令营,回来后她一直对澳大利亚念念不忘,现在都还想着去留学。
杨女士很惊讶,她劝女儿说:“你都26了,留学回来都快30了,现在出国确实不实际。而且我们也不是特别优越的家庭,供你去读书真的很难。”杨女士和丈夫再三强调,家里没有钱供小莹出国留学,女儿便不再提了,并答应父母好好找工作。然而最近,杨女士发现这只是女儿的“缓兵之计”。
上个星期,杨女士给小莹收拾房间时发现,书柜里有不少出国留学的资料和表格,表格上写着最近的日期,枕头下还有很多考雅思的书。“她不是英语专业,找工作也用不上英语,我和她爸立刻判断,她还是背着我们偷偷在准备留学!”
晚上,出去和朋友玩的小莹回家后,杨女士直接把雅思书放在她面前,问她是否要去留学。这一次,小莹干脆利落地承认了,并表示她早已打算卖房留学。小莹所说的房子,是杨女士和丈夫几年前帮她首付的一套60平米的房子。
“她怎么可以那么任性?”杨女士说,她和女儿当天爆发争吵,小莹此后拒绝和父母交流,每天就关在房间里,就连吃饭也不和父母说话。
记者致电小莹时,小莹的语气十分不满:“这种事情也有告诉别人的必要吗?”至于自己为什么非留学不可,小莹称喜欢那边的文化和美景,在澳大利亚留学比其他国家更有可能获得移民资格,有更多工作机会,且学费性价比高。就算不能留在那边,留学回来也有学历和语言的优势。“现在房子涨价了,我卖掉,也是资源合理利用,用在我刚需的地方。”
小莹自认为合理的做法,却愁坏了杨女士。她担心房子只写了女儿一个人的名字,他们根本没法拦着女儿卖房留学,“到底怎样才能打破她不切实际的出国梦?”
25岁的王小姐家正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她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考到澳大利亚读研,学习金融专业。“在国外,学习难度比国内的大学要大得多,不仅语言有障碍,而且国外大学对论文要求极高,想来旅游享受国外风光,压根不可能。”
王小姐说,小莹说的移民只有在澳大利亚生活数年才有资格,申请难度较大。在国外,最难熬的就是身在异国的寂寞。”说实话,用留学来逃避就业压力,有点得不偿失。”
有英国留学背景,目前在国内一所中学任教的田小姐告诉记者,在英国留学的一年是自己人生中最艰难辛苦的一段时光。她说:“我认为,如果留学是真的可以学到东西,可以选择留学,但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完全没必要。回国该找工作还是要找工作,学不到东西,等于白搭。”
心理专家了解杨女士遇到的问题后表示:这种“出国白日梦”的情况在年轻人身上十分常见,这类年轻人社会适应能力低,就以读书和留学的名义逃避社会。然而留学回来还是会面对社会生存压力,他们应该根据之前失败的就业经验来正视自己和改变自己,而不是用留学逃避。
父母应该让女儿正视自己的逃避行为,应该逐步在社会的舞台上锻炼自己,这才是她最好的选择。同时,杨女士和丈夫也要坚持自己的态度,禁止女儿卖掉房子,必须让女儿自立自强,不能像以前一样对女儿各种宠溺,为其创造逃避社会的条件。
网友评论
暖: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只要选择了不后悔就行,把话跟父母说明白,追逐自己想要的,以后别拖累父母爱哪去哪去呗。
不放手的终身孤寂:买房子没实力,父母帮拿首付这是可以的!但是都毕业一年了还啃老呢!也不出去找工作,干啥还都指父母的孩子指定长不大。
啊~好大一只杨校:她自己是很有想法的呀,在学外语真的是完全啃老吗?父母可以和孩子交代清楚,这是她最后的资本,再过分的要求满足不了,房子既然是给她买的,就去追求梦想吧。至于留学好不好,个中滋味不是谁一句话,一份调查数据能说明白的。26年龄不大,没有人规定26就必须成家养娃。只要她是理智的看待问题,将来后悔别和父母说,别埋怨父母没拦着她就好,路是自己走的。
大梅梅:啃老一年的人,就算卖房出国了,也会继续啃老。而且国外消费那么高,接下来还能卖什么?我作为一个在国外从留学到工作打拼了十年的人,告诉大家,不要想着半工半读挣钱还可以寄回家,因为留学身份打工有限制连学费都挣不出来,也就够最基本的日常开销,学费的话要么成绩好申请奖学金,要么就是家里给出。所以,要么有才要么有钱,否则还是不要考虑留学了吧。
F。L:其实这位小姑娘的心态行为我都能理解,她这是焦虑。建议找一份工作,好好想想今后该怎么生活!一句话:打败焦虑最好的良药就是行动起来!
vivian:成绩可以的话,可以申请学校的奖学金吧?反正我不大懂,但是孩子有梦可以理解,作为父母担心孩子未来也能理解……难断家务事
Aileen:貌似身边去英国留学后的同学现在也没见多大区别,照样上班,工资也一样,要是当年选择去了,不知道那几十万什么时候才能挣回来。
延伸阅读
今年8月,一份招聘网站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近50%的“海归”初次就业税后月收入低于6000元,68.9%的受访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
报告显示,海归初次就业的工资分布中,6000元及以下占比最多,为44.8%,其次为6001至8000元,占比22.7%。当被问及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是否一致时,认为高于期望的仅为1%,认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的占比68.9%。专家表示,由于海归人员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好,前期投入较大,再加上对国内的就业环境缺少了解,对薪酬水平有较高的期待。
不过,“海归”比较容易在国内谋得职业。调查显示,38.6%的受访海归用1至3个月就能谋得第一份工作,花费1个月以内的占32.1%,花费3至6个月的占18.5%,花费6至12个月的占7%,花费1年及以上的只有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