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2阅读
  • 1回复

酒鬼的三层境界,中枪的请举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花卷
 
发帖
50
港币
32
威望
126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8-03-09

=W'Ae,&  

就在去年国庆节前,史上最严“禁酒令”横空出世了。从工作日午餐不能饮酒,到工作日不能饮酒,再到一滴都不能喝,无数人要迅速地去适应这个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当中,酒这个粮食精一时间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ta  

有人说酒是个必需品,没它活不下去。有人说酒是个工具,是沟通连接感情的神器。有人说,酒不是个好玩意儿,误时、误事。就连《本草纲目》也说过酒伤身害人之坏处,“人知戒早酒,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命者多矣。

,{mCf ^  

不管爱也好恨也罢,当人们参与过无数次酒场、酒局,经历过无数次得意、失意,看到过无数次酒后的恣意、神气、失态、丑态之后,转身抛下一句“喝过,醉过”,可能是我们面对曾经时最好的回答。

z[;z>8|c  

_F`lq_C  

纵观整个中国饮食史,从中国饮食文化初步形成的先秦时期,到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当代;从双沟猿猴、杜康造酒,到酒曲复式发酵、蒸馏、勾兑;从讲究仪式感的宴飨群饮到随意独自小酌,酒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颠覆、肢解、重构过若干历史朝代,定义、构造、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体系。

ye MB0Z*r  

酒是唯一一种能让人由喜、到悟、到痛的东西,它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矛盾体,它与复杂的人生体验交织在一起,是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合二为一的有机整体。

K>{T_){  

曾经有位老领导说过句名言,“从猿到人,进化了千百万年,而从人到猿,只需要一瓶酒的时间。”这是一个结果论的观点。但作为一个曾经三句话不离数据、算法、代码、IT专业出身的我,必然要以过程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Bi{$@n&?f  

在对人喝酒过程的思考观察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中西方语言中形容醉酒的词语有着很大的差别。据不完全且粗略的统计,按程度排序,英文中描述醉酒的词大概有tipsy、tiddly、legless、smashed、soaked、hammered、tanked、intoxicated、blinddrunk等等,基本上就是一种具象的直白描述。而中文中的微醺、酗酒、枕曲藉糟、酩酊大醉、山公倒栽、醉生梦死等,则要显得诗性写意得多。就像中餐菜谱中的“少许”“适量”一样,中国人的高深莫测,只能证明而不让你证伪。这既是中西方文明的差异,也是讲究求实的西方人和讲究虚实与道法的中国人之间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截然不同。

Gn&4V}F  

,I,\ml  

但研究喝酒确实不能采用量化分析的办法,毕竟每个人的酒量不一样,对酒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Gy(=706  

弗洛伊德主创的精神分析学中,有一个“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用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那我们把这三个顺序倒过来看,“超我”“自我”“本我”,以定性的方式来界定这三种概念,是不是可以类比一下众生喝酒时的不同层次过程呢?私以为可以。

@mfEKU!  

第一个层次是“超我”。弗洛伊德说“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打了针假面的兴奋剂嘛。而酒就充当了这个兴奋剂的作用。三杯两杯下肚,一旦进入微醺的境界,笑容开始变得乖张而怪诞,一切都显得如梦般诗意而美好。推杯换盏之间客观世界在无形中变得朦胧又渐行渐远,而内心的些许冲动却与大脑越拉越近。这种冲动此时是放松的,但不是放纵的,是需要抒发的,而不是爆发的。何以抒发这种冲动,古今有着很大的不同。

vuYSVI2=H  

现当代人开始说起恭维的话,溜起没节操的段子,整起云天雾里的忽悠,总之词惊人语不休,不惹得在场各位哈哈大笑,有些人必不会善罢干休。

D"D<+ ;S#  

K1T4cUo  

而古人则要显得诗意雅致得多,诗酒唱酬莺歌燕舞,怎么高兴怎么来。春秋时期宴飨礼中的“赋诗言志”是贵族交往中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汉武帝在柏梁台上所创的柏梁体,为后世所争相效仿;三国时期的建安三曹,更是无不饮酒赋诗;唐太宗,唐玄宗和唐德宗作为帝王对饮酒赋诗以助酒兴的偏爱,无疑是唐诗发达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还有那个更绝的武则天,你吟我饮,能让我喝多少,全看你的能耐。武则天这种既泼妇又女神还女孩之笑看众生的超然心态,我们不服不行。

4F{70"a  

有了上层统治者的带动,诗人画家们则各自显示了醉后的千姿百态。仅《全唐诗》中有“酒”字者就共计5113个,而咏酒及与酒有关者更多达万首。“一斗诗百篇”的“酒仙”李白,“闲来辄饮,醉后辄吟”的“醉吟先生”白居易,唐代书法家中的“酒中八仙”,“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的“草圣”怀素,“好酒使气,必须酣饮”的“画圣”吴道子,“岂知入骨爱诗酒”的苏轼,“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的米芾,无不把酒作为艺术创作的催化剂。酒肉穿它们的心肠而过,诗赋书法奔涌而出,既畅了他们的意,又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贡献了一个个璀璨的瑰宝。

VX1-JxY  

这再往下喝,就到了“自我”的层次。弗洛伊德说“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求。而喝酒到此以后就是脱去了道德理性的限制,开始更加放肆的一个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面部开始变得狰狞、管不住嘴开始吹牛逼了。

S;- LIv  


[W7CXZDd  

曾经有个段子讲得好,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喝多了都能歌善舞,唯有汉族人喝多了只会吹牛逼。一旦陷入这个状态,无论自己懂还是不懂的,经历还是没经历过的,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只要能跟自己沾上边儿,只要能显示出自己神通广大高人一等,这话就必须天花乱坠般说出口,满嘴跑火车不吐不快。但提醒大家的是,吹牛有风险,装X需谨慎。凡事要有个度,千万别班门弄斧反而丢了面子。

0vw4?>Jf@  

当然有一种牛逼,我是提倡吹的。在工作性酒局当中,酒过三巡之后大家会对阶段性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一个展望。在此之时,你若对总结和展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抛出一个名言金句,必会技惊四座,令人刮目相看,对你无往而不利。当然,这种牛逼是一定要打草稿的,功夫一定要做在平时。那种只靠豪勇之气拼酒量表忠心的,只能始终在低层次徘徊。而能与领导的思想同频共振产生共鸣,才是真正拉近与领导距离的不二方式。那些工作中不会动脑、酒桌上只会恭维并蛮拼酒量的人,我劝你还是长点儿心吧。

/~<@*-'  

喝到这个层次本身并非坏事,但突破了一定界限,便会丑态频出。胡言乱语伤人害己的有,一时冲动大打出手的有,逞强好胜为非作歹的也有。劝大家还是收敛一点,否则酿出恶果后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yNbjoFM.i  


@/31IOIV]`  

最后一个层次是“本我”。弗洛伊德说“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喝到此时也就是到了那位老领导口中“猿”的状态。但其实,喝到“本我”有时并不一定就是喝了很多酒,而多半属于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时的酒,便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和饮料,而更多的是一种药品与工具。它是一个桥梁,连接着你的肉体和灵魂。你的喜怒哀乐不由它而起,但你的喜怒哀乐有它的陪伴。酒到此时,一些平日里压制住的放肆也会奔涌而出,无论是堪还是不堪回首的过往曾经,一时间涌上心头,让人无法自拔。而此时这种情绪洽需要也只能用酒精来压制,来麻木。

#Q /Arq  

爱酒之人表面上一个个都是冲锋陷阵的硬汉女侠,可坚硬的脆壳之下却是一个个寂寞柔弱的心。因为无人可语,所以与酒语。因为自处无法,只得把荒诞与孤独一饮而尽。

VzVc37 Z>6  

喝到“本我”之后,无论是喜是怒是哀还是乐,最终都变成了痴。刚才“超我”“自我”时当过的逗逼吹过的牛逼都只是浮云,喝趴在桌子上以后嘴里还不停絮叨的才是关键,掏出手机打电话的才是忘不了的人,心念不忘的才是真正放不下的不安。其实那些放不下的都只是些心情,你真正戒不掉的不是酒,而是内心停不住的骚动。

xKho1Z  

对比一下“超我”“自我”“本我”,我们可以发现,“超我”和“自我”中,我们用输出性方式疏解了心中的情绪,而在“本我”当中,我们用抑制性方式排解了心中的骚动。一种向外,一种向内。至于你具体是哪种,看你喝的层次而定。

3p'I5,}  

那么问题来了,你喝在了哪个层次?

a0#J9O_  

人生不过是一场失意与得意的往复循环,酒终究不能解决问题。岁月无痕,流年沧桑,愿你少喝为妙。

离线云朵朵
发帖
199
港币
272
威望
266
来自
人生阶段
职业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3-09
人生不过是一场失意与得意的往复循环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