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迎来大暑,张家港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本以为码头靠近长江出海口,能在这酷暑中感受到些许凉风。然而到了码头边,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凉风,因四周没有明显的遮蔽物,阳光直射地面,闷热的感觉反而更为明显。
在张家港港务集团港埠分公司码头,一艘艘外轮整齐地停靠在泊位上,近五十米高的门机正在作业。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下,一根根木材从停泊的大轮上轻轻吊起,卸载到等候的平车上,然后安全转运到码头后方的堆场内。
这是近日张家港港务集团码头作业现场的一幕。炎炎夏日,码头作业人员虽然头顶烈日、汗流浃背,但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木材装卸任务。
据了解,港埠分公司码头每年有600余艘万吨级大轮靠岸,年吞吐量超过1600万吨。码头是大机械作业,现场安全的要求特别高。
沈才坤是一名单船指导员,在码头工作已有二十多年,负责船舶装卸作业的指导、协调工作和安全生产。
每天早上不到七点,他就来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检查作业工属具,召开工前5分钟小会,做好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白天的码头上,太阳直射,没有躲避的地方,上面晒下面蒸,热浪一阵又一阵,一个上午下来,汗水总会湿透了衣服。
“木材都是圆的,容易发生滚落等危险。”沈才坤全神贯注盯紧大轮上的作业动态,指导、督促工人按操作规程作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入夏以来,每天,他都要顶着烈日在大轮与码头之间往返行走两万多步。
载满木材的外轮来自刚果和赤道几内亚,从船靠岸的那一刻起,码头的每一个工人就进入了紧张的连轴“作战”状态。
49岁的王运涛参与码头装卸作业已经9年了,每天他都要手持一根笨重的铁质拆钩工具,在烈日下等待一根根木材从船上卸下,然后上前拆解捆绑的吊钩,来来回回,每天重复130多次这样的动作。汗水浸湿了工装,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费力。
装卸工人从早上七点开始工作,下午六点结束,中午四个小时是避高温时段。为保证船舶作业进度,工作时间一刻都不能懈怠。“看着这些木材平平安安卸下,一车一车平平安安运走,我就很高兴了。”说到自己的工作,王运涛被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
王运涛还告诉小编,码头后沿放置了空调哨棚和通勤车,交替作业时他们也有凉爽的休息空间。
他叫陆忠明,今年51岁,是码头的一名牵引车司机,91年就进入港务集团工作。他正在进行着木材卸船水平运输作业,在繁忙的码头上托运长达十几米的木材,他需要格外地小心。
车厢内虽然装了空调,但仍然抵不住高温和强烈的光线,方向盘被晒得滚烫,陆忠明的头发已经被汗水浸湿。他的帽檐上夹着仁丹,这是公司发放的防暑药品,每天都会带在身上。
夏季阳光直射,冬天更有刺骨的江风吹来,码头上总是最能提前感受到天气的恶劣。陆忠明说,现在天气虽然炎热,但江边的日出和晚霞非常美丽,他们常常都能看到码头上的美景,这或许是对他们工作的回报吧。
张家港市拥有长江岸线长80.4公里,作为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优越的港口条件密不可分。
(张惠香/摄)
1968年张家港港建港,今年正值建港50周年,1982年成为长江内河流域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目前建有泊位1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为72个,对外开放泊位为81个。拥有集装箱班轮航线50条,与世界71个国家(地区)473个港口城市保持贸易往来,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国际贸易商港。
(张惠香/摄)
今年上半年,张家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44.67万吨,外贸运量2769.47万吨,货物吞吐量居县域口岸第一,外贸运量、集装箱运量在长江港口位列前茅。
因为他们的坚守,张家港港口生产运行态势才会继续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