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舍人对“拖炉饼”一定不陌生,咬一口香香酥酥,回味老味道。那你知道拖炉饼的由来吗?
今天,就要跟大家讲一讲“拖炉饼”:当地百姓听说要打清军洋枪队,都非常高兴。但战事紧迫,为让太平军能吃饱肚皮,奋力剿杀东洋鬼子,大家就积极为太平军准备干粮。杨舍城里有个叫陈阿二的糕饼师傅,他认为做圆饼比较方便,于是各家各户捐献面粉,男女老少到田间地头挖荠菜作馅,做成碗口大小的圆饼。家家户户用家常烙饼的办法,锅里倒上油,把圆饼放入油锅上翻煎,把饼煎得两面焦黄,喷香扑鼻。此办法既快又简便,各家各户都煎了许多圆饼,老百姓把圆饼十个八个地叠起来,用纸包好,送给太平军。太平军在行军路上把这些饼提在手里,边吃边行军,他们管这种饼叫“提路饼”。
随着社会的发展,拖炉饼的用料和加工工艺得到改进,其主要原料是:白面粉、荠菜、菜油、净板油、白砂糖、芝麻等。拖炉饼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因其特别酥松,食用时需将其置于器皿内,刚出炉的拖炉饼,成人巴掌般大,圆溜溜、黄光光、香喷喷,色味俱全。但饼里的油汁滚烫,品尝时要少咬、慢嚼、细品。拖炉饼宜趁热吃,因馅中有板油丁,且用猪油煎制,如冷了吃,便会失去许多佳味。
今杨舍拖炉饼已成为杨舍地区的传统名特优产品,是杨舍人馈赠外地亲友的上好佳品。你也爱吃拖炉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