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后塍,金港人都不陌生,但这里的后塍老街,如今只存留于老人的记忆里,据说后塍老街以前非常热闹。
后塍这个名字,最早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一户陈家兄弟,因为陈氏人丁兴旺,他们居住的村落位置前后相望,所以有“前陈”、“后陈”之称。
到了明末清初,住在後陈村的兄弟陈天益,开办了粮店,生意非常兴隆,这让周围的村民们竞相效仿开店和门铺,从此慢慢形成了集市。
世事变迁,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後陈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同治年间,因镇上杂姓增多,陈姓渐没,有人提议将“后陈”更名为“后塍”,音同字异,逐渐得到认同。
在这个简单的历史记载里,依稀能够想象出旧时集市热闹的模样和人流涌动的场景,也能想象出每逢农闲的日子,坐在家门口认真缝制衣裳的女子,和旧时的街头,满眼飘荡的布条、绸带和丝线,流光溢彩,与厚重的砖瓦相配,甚是明艳。
▲后塍老街
后塍老街承载着祖辈们的往日时光与美好的故事,昔日老街的辉煌和繁盛虽然无法再复制, 但从现有残垣断壁的缝隙中, 依旧能捕捉曾有的光辉。
后塍老街位于金港镇后塍集镇,南北走向,分为南街、中街、北街和新街四段,全长1550米,宽3~5米,南街又称人民南路。20世纪80年代,由石板、块石路面改为混凝土路面。
清乾隆十六年(1751),街道南起南市河码头,北至法水庵,全长783米,分为南街、北街。街道两侧东弄和杨家弄称东街、西街。时镇区设有六个石巷门,东有石库门、聚奎门,南有阜财门,西有安吉门、埠里门,北有正阳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塍镇南横套河两岸
咸丰七年(1857),街道北延至南横套,全长约1000米,时以法水庵为界,重新划分南街、北街。街道最繁华地段为关帝庙和东弄之间,以德成典当为中心,南北设铺,较大商号有汤恒元酱园糟坊、徐协昌米行、久大万土布庄、俞元大南北货号、协和升绸布庄、恒顺昌茧行、韩协茂和沙鼎泰花衣行等20余家。
▲德成典当旧楼
民国初年,南横套上建成通兴桥。沿通兴桥以北至协兴油厂,逐渐形成街市,称为北街,原北街改称中街。解放前,北街再向北延至叶家桥,建成新街,长约280米。
▲通兴桥原址
民国时期,街上有大小商号600多家,成为江阴东乡及常熟北片沿江地区农产品和日用品集散地。新中国建立后,随着镇区范围不断扩大,老南街店铺逐渐搬出。20世纪80~90年代,南街改造为人民南路,中街被人民中路代替而逐渐湮没,北街与新街成为居民区。
▲20世纪80年代,后塍镇人民路
南街与中街之间法水庵,据传原为明代海神庙,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建为城煌庙,占地6667平方米,建殿三幢,最后一幢为正殿,两侧有厢房10多间,建筑宏伟,清雍正进士张廷魁撰写《後陈镇新建城隍神庙》石碑两块。1953年改为后塍供销社门市部,后又由商业公司翻建成营业楼,正殿作为仓库得以保存。2003年正殿被拆除,仅存石碑两块。
▲1978年,后塍供销社布匹销售区
后塍镇人文荟萃,明崇祯五年(1632)钦赐伏波将军张文道,晚清兵部尚书曹毓瑛,大革命时期淞沪特委军委书记茅学勤烈士,新中国中央财政部副部长范醒之,原中共中央宣传部行政处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参事汤宝桐等均为后塍人。
▲茅学勤
▲汤宝桐(右一)
后塍的学勤广场,是革命烈士热血浇筑的广场。
▲学勤广场
后塍老街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焕发新的面貌,拆迁新建的南街, 带着浓厚的现代气息, 砂石马路被车水马龙的水泥路取而代之。
虽然历史的痕迹已难追寻,但熙熙攘攘的街头和琳琅满目的街市 也平添了几许人间烟火的味道。
作为过去的江南重镇,后塍繁华的程度可想而知,掩盖在厚重麻石板路下的辉煌,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一点一点的沉淀、累积。
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后塍老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么,你记忆中的老街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