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9阅读
  • 0回复

[港城杂谈]张家港人,今天,你盲盒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分享→
离线莫名其妙
 

发帖
2120
港币
1385
威望
5380
来自
人生阶段
单身
职业
企业员工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炒股”、“炒币”、“炒鞋”

……
这些都很稀松平常了
现在竟有人开始“炒盲盒”



盲盒在没被拆封前
玩家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玩偶
真正让盲盒进入大众视野的
不是其设计、题材
而是价格的非理性上涨




两组数据,让大家感受下


  • 闲鱼(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在今年年中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30万盲盒玩家通过平台进行交易,盲盒月发布量增长320%。






  • 国内盲盒产业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玛特(POPMART),在其登陆新三板之后,迅速扭亏为盈:一年卖出400万个Molly公仔,半年营收1.6亿,净利超2100万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5.98%,净利润同比增长140倍。




在张家港也有不少的盲盒玩家
保守估计有四五千
其中以女性为主

投入上万不稀奇





天猫数据显示
年花费2万以上已超20万人
以当下最红的一款主题盲盒为例,59元的盲盒隐藏版在二手市场,价格被炒到1000元到2000元,如果是和日本知名设计师大久保博人的合作款,价格动辄就是上千上万元。



闲鱼上珍藏款盲盒价格涨幅惊人(资料来源:中玩协)


天猫的数据显示,一年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的玩家已经超过20万人,其中95后占了大多数。




售卖机前选购“盲盒”的年轻人(网络图)


盲盒玩具原本是小众爱好
被资本和“黄牛”带离原有轨道


眼看潮玩加盲盒的模式能带来大量利润,一些公司也在想方设法加入这条赛道。

比如,晨光文具旗下的九木杂物社。更夸张的是提供激光解决方案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金运激光,也试图参股孵化盲盒业务的玩偶一号。正在上映的电影《攀登者》与餐饮品牌呷哺呷哺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以电影角色为原型的盲盒……




某网友购买的
某咖啡品牌出品的
“遇见昊然”系列“盲盒”
(网络图)


夏萌猫创始人李延说


他也参与这类收藏,不过他收集的是潮流玩具,与盲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延说,盲盒是潮玩的一种,而且只是入门级别。虽然很多隐藏版和限量版盲盒动辄被炒到上千元,但进阶版的潮玩价格更高,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还要排队、抽号。很长一段时间,盲盒都属于小众群体的玩具,即使有交换和交易也多集中在爱好者之间,远不像现在,被资本和“潮玩黄牛”带离了原有轨道。



实体店内选购手办潮玩的年轻人(网络图)


李延说,其实盲盒不是什么新玩法,风靡日本近50年的“扭蛋机”就是常见的一种。对80后来说,童年疯狂收集的小浣熊水浒卡也是盲盒的初代形式。盲盒热能够持续多久,还要打个问号。在年轻人中,老派的收藏品比如紫砂壶、邮票等,可能无法引起共鸣。而像盲盒、扭蛋之类的却能成为共同的话题,再加上微信群的兴起,为盲盒文化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小浣熊水浒卡(网络图)


那么这种盲盒为什么能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晋岗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盲盒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所以不少人迷上了打开盲盒时的惊喜感觉。


从营销策划的角度来说,盲盒这种产品设计和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上瘾。


盲盒有“成套”的特殊性,玩家为了凑齐一个系列或是收集一些隐藏版,会不断去购买,增加消费次数。如果不喜欢还可以再卖出去,这让人觉得损失也不会太大。


但是,玩盲盒一旦成瘾,可能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玩家在买卖盲盒时,一定要掂量下自己的钱包,量力而行。





来源:厦门晚报、人民日报等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回复标题限100 字节 提到某人:
选择好友